139 考量 (第2/2页)
那阮通虽是百刀门中年轻一辈的翘楚,但也深知中原武学的玄妙,更不敢小觑眼前这个白白胖胖的老道士。当下他便依言推出一掌,却只是用了三分力道,一来是执晚辈之礼,二来则是担心对方功力深厚,自己若是全力出手,会惹来极大的反噬。
那盈虚道长本就身材壮大,虽是盘膝坐地,个头也和阮通差不多高矮。眼见对方这一掌迎面而来,不禁笑道:“来得好!”说着,他也是一掌平平推出,缓缓迎向阮通这一掌。
紧接着两人双掌相碰,盈虚道长这看似全无力气的这一掌,却在突然之间引爆,力道势如江河决堤一般汹涌而出。阮通不料对方竟能以寸劲发力,而且还是如此巨大的力道,当场便被震得连退数步。
然而他刚一站定,只觉对方这一掌之中还有第二重劲力,不由自主地再次退后几步。待到盈虚道长这一掌之中的第三重劲力生出,阮通继续后退,脚后跟撞上正殿门槛,就此失去重心,整个人都往道观前院里倒飞出去,背心重重摔在地上。
眼见这位盈虚道长的随手一掌,竟然便有如此威力,另外五人都是惊讶不已。小余更是想起那一夜在长夜谷中,那个武当的少阳子也曾用过类似的手法对付自己。相比起来,盈虚道长这一掌之威就算无法与当日的少阳子相提并论,但是其功力之深厚、修为之精湛,绝非自己所能匹敌。
那阮通直摔得七晕八素,兀自挣扎半晌,才从地上吃力地爬起,只能低着头回到正殿之中,再不敢多说一句话。而那盈虚道长也不再理会于他,转向剩下五人问道:“下一个是谁?”
号称【百刀双璧】之一阮通既已率先出场,接下来于情于理,自然便轮到百刀门的另一位少年高手陈文凤了。陈文凤见这老道士下手如此之重,难免心中不忿,暗道:“阮师兄有心礼让,出掌未尽全力,这才被你有机可乘,谁知却被你下此重手,让他颜面扫地。既是如此,我只管全力一击,就算不敌,也不至出此大丑。”
于是陈文凤便调动全身气力,上前奋力一拳攻向对方。那盈虚道长依然是举掌相迎,待到双方拳掌相交,陈文凤这一拳落到实处,周身力道更是毫无保留地施展出来。
不料盈虚道长的这一掌竟无半分推力,反倒生出吸一吸力,居然将陈文凤整个人顺着他自己的这一拳之势吸了过来。待到陈文凤双脚离地,彻底失去借力之处,盈虚道人便收掌一带,让陈文凤从旁猛冲出去,径直撞上后方供奉的上清灵宝天尊雕像,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当场撞了一个头破血流,过了良久才回过神来。
眼见这位中原道家高人说是要考量众人的修为,不料出手竟是如此之重,就连百刀门的【百刀双璧】都接连遭受重创,剩下的小余等人愈发惊骇,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原来盈虚道长的这一番举止,其实便是古往今来习武之人师徒间的传承之礼,又或者说是不成文的规矩。
因为武学一道,说到底便是与人动手打架。按照常理而论,自然是壮年人最强,少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弱,是为“拳怕少壮”。即便是修为再高的人,一旦上了年纪,尽管真气内力日益深厚,经验见识也愈发老辣,但身子骨毕竟不及壮年人结实,一旦与壮年人动起手来,气力上难免吃亏不小。
所以自古以来的师徒传承,若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其实都还算是小事,最怕的就是徒弟倒反天罡,学成本事之后趁着师父年老力衰,行出欺师灭祖之举。于是当师父的在收徒弟的时候,往往都会替自己留一手保命绝技,不肯将自身本事尽数传授。而这也便是许多门派的武功传至后世,竟是一代比一代弱,甚至终于失传的根源所在。
除此之外,为了防范门下弟子日后造次,酿成无法收拾的后果,当师父的便如盈虚道长此刻之举,还要在徒弟拜师之前狠下一记重手,好让徒弟铭记于心,从而在潜意识里烙下对师父的恐惧,终身不敢对师父无礼。这就好比是南疆一地训牛训象,早在牛象幼年之时,便要将其束缚在巨木之上,让它奋力挣脱不得。如此养成习惯之后,即便牛象成年,哪怕是将其束缚在一根细枝上面,任凭它力大无穷,也会规规矩矩地留在原地,绝不敢有半点挣脱之念。
正因如此,盈虚道长秉承中原武林历来的收徒惯例,更何况此番还是要将中原道教的武学传授给异国少年,自然要将这一不成文的规矩做足,这才一上来便狠下重手,打伤了百刀门的这两位少年高手。
此时眼见正殿之中剩下四人都愣在原地,再没人主动上前。这位全真道【重阳宫】的道家高人便将目光一转,落在小余身上,笑道:“这位南疆第一的少年英雄,你来试试。”
小余虽然不知中原武林这些师徒传承的规矩,但是看到眼前这一幕,也能猜到这两个老道士今日是要给他们几人一个下马威,以便将来容易管教。尽管行事有些过分,倒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歹念。
于是小余只得缓步上前,心中暗道:“这老道士的内力修为在我之上,若只是交手一掌比拼功力,我定然不是对手。看来只能见机行事,尽量别像前面两人一样受伤。实在不行,直接认输便是。”
想到这里,小余便抱拳行了个礼,然后使出【开山掌】中的一招平平推向眼前这个白胖老道,掌间的阴派内力却是隐忍不发,只看对方如何发力,自己再做应对不迟。
只见那盈虚道长依然是以不痛不痒的一掌相迎,双方掌心贴上,小余只觉对方掌间的劲力雄浑,分明竟是用上了全力。待到对方内力一吐,只怕当场便要将自己打得经脉断裂,气绝身亡,急忙全力运功抵抗。
却不料小余这一发力,陡然间只觉对方掌间一阴一阳两股劲力飞速旋转,犹如太极阴阳双鱼的图案交替变幻,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又像是一张磨盘旋转得飞快,立刻便将自己掌间发出的内力尽数吸纳其中,继而朝四面八方消散开去,就此化为乌有。
小余还是头一回撞见这等劲力,惊骇之中,正待收回自己掌间的内力。谁知盈虚道长掌间阴阳二气的旋转之势不停,仿佛是水面上凭空生出的一个巨大漩涡,要将周围所有的水尽数吸入其中,小余丹田之中的真气也不例外,一路从他的手臂到掌心,最后纷纷涌入这个沧海之中归墟一般的漩涡里,彻底消散殆尽,竟是全然停不下来。
不过眨眼之间,小余便察觉到自身的内力正在飞速流逝,却又无法撤掌挣脱。情急之下,他哪还顾得其它,另一手当即挥拳猛攻,用尽全力直取这盈虚道长的面门,想要以此挣脱对方这一掌的控制。
然而小余这边刚一出拳,旁边一直没有出手的龙虎山【正一观】的鹤唳真人突然身子一动,依然是盘膝坐地的姿势,整个人却平平往前滑出数尺,抬掌接住了小余这一拳,口中还称赞道:“小英雄好俊的功夫!”
伴随着双方拳掌相交,小余立刻发现鹤唳真人这一掌的路数,竟是和那盈虚道长一模一样,也是掌间阴阳二气飞速旋转,不但将自己这一拳的力道尽数化去,还让自己体内的真气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之势,纷纷随之涌上,就此消失不见。
如此一来,小余体内的真气不断通过自己的双手流逝,最终消散于这两位中原道家高人的掌间,剧烈的亏空之下,立刻便已满头大汗,就连话都说不出来。照这般下去,只怕不出一顿饭的工夫,他体内这些由少阳子和风之祭师先后注入的阴派真气,便要全部消融于对方的掌间。
看到正殿之中的三人这一番僵持不下,在场的另外五名少年都是大惑不解,哪里知道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再看小余此刻的神情,丧彪心知不妙,急忙踏上两步,想要设法阻止。谁知眼前却忽然有身影一晃,一个读书人装扮的男子随之现身于这正殿之中,径直拦在众人面前,笑道:“两位道长不过是要考量一下他的修为,诸位不必紧张,自然也无须插手。”
众人定睛一看,来人却是前几日在【龙城演武】之上见过的那个中原武林盟主座下关门弟子任不疑。再听到他的这一番言辞,尽管将信将疑,但一时间也只得按下不动。
而另一边的小余看见这个任不疑突然现身,心中已是一片雪亮,顿时叫苦不迭。
显而易见,原来今日之事,所谓的考量他们几人过往的修为,根本就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诡计。
而对方此举的用意,无疑是与当日夜闯长夜谷、神寂山的那个武当少阳子一样,乃是要借考量修为为名,通过盈虚道长和鹤唳真人这两位中原道家高手之手,彻底废去自己的这一身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