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我真不是老不死 > 第一百章 谜语人请滚出九州!

第一百章 谜语人请滚出九州!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我真不是老不死!

在姜祁的眼前,一道道的影子在徘徊,都是不同时期的苏轼,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那怕最大的那个影子,也没有超过十岁。

这些影子大多是跪坐在沙盘前,用一个小木棍在认真的临摹着,而面前的字帖也一直在变化,楷书,行书,草书不一而足。

现实中的姜祁缓缓的抬手,握住了桌子上的白玉笔杆,即便是最严苛的书法老师,也不能从现在姜祁执笔的姿势上找到丁点的错误。

传承在继续。

姜祁发现,闪过脑海的那些苏轼的影子们,它们的年龄在增加,很快就来到了十五岁。

很快,姜祁看到了一双手,一双他很熟悉的手,比当初在苏轼执念中最开始的那双手要小一些,但已经可以看到老茧。

那只手中握着一根普普通通的羊毫笔,舔饱了墨汁,点在了白纸上。

是一个楷书的字。

不,不止一个,同一时间出现了很多少年苏轼的影子,每一个都写这个字。

而每一个字都从纸上飘了起来,印在姜祁的记忆中。

还没等姜祁反应过来,眼前再次一花。

等再次能够看到场景的时候,姜祁发现自己是在一个公獬之中,面前是摊开的信纸。

舔饱了墨汁的羊毫笔正在挥洒。

姜祁脑海中闪过一抹恍然,这是苏轼早年的代表作,也是苏轼书法登堂入室的标志。

那么接下来就是

画面一转,姜祁的视角变成了一间普通的屋子,没有什么特色。

依旧是那双手,只不过桌子上的纸张,变成了更大的方纸,而手中的笔,也变成了姜祁很熟悉的白玉毛笔。

下笔,是规整的行书。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姜祁认得出这是什么帖子,身为历史生,要是连苏轼的代表作都认不出来,那就太离谱了。

这是苏轼中期的书法风格,重在圆劲二字。

就在姜祁体会过苏轼书写黄州寒食帖的过程之后,已经做好了再次转场的准备。

然而这一次,姜祁眼前出现的场景,让他愣了一下。

入目是一片的黑暗,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姜祁就这么悬浮在半空中。

而面前出现了一个人。

高冠博带,留着长须,虽然看起来是未老先衰的样貌,但眉目之间依旧能够看到年轻时的英俊秀气。

….

尤其是这个人的眼睛,明明能够透过他的眼睛看出,这个人已经很累很累,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而且在心里装着太多的东西。

但即便如此,依旧能够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一缕光,透着开朗,豁达,让人一看就不自觉的轻松了下来。

那人微笑着,缓缓的拱手行礼,而后抬头笑道:

姜祁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反应了过来,拱手还礼道:「姜祁见过.苏

前辈。」

苏轼笑了笑,而后歉意道:

姜祁默默的听着,心说大佬您太高看我了,还推陈出新呢,我连怎么拿毛笔都是在您这学的

姜祁说着,想了想问道:

苏轼很好说话,痛快的应承了下来,提醒道:

姜祁一听也就把早就准备好的问问了出来。

他早就注意到了,在进入苏轼执念的时候,苏轼最后的那几句话透露出了很大的信息。

这是苏轼执念中,他说的最后三句话。

而细品这三句话的意思,看起来是自言自语,但其中却透露出一个信息。

苏轼似乎在这之前就知道,自己能够留下执念!

与其说是自言自语,倒不如说是回答!、

这三句话单独去看很怪,但如果在这之前加上一个问题呢?

把这样一句类似意思的话摆在苏轼那三句话的前面,看起来就通顺了很多,而苏轼的这三句话,也就从突兀的自言自语,变成了回答!

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就是说

苏轼闻言,嘴角突然带上了一抹笑意。

那笑容一闪而过,正在思索的姜祁并没有发现。

只听苏轼回答道:

….

姜祁闻言,赶忙追问道:

苏轼的回答让姜祁愣了一下,还没等他回过神,苏轼便继续说道:

姜祁下意识的回答,而后便被一股排斥力给推出了这个神秘的空间。

一片黑暗中,只剩下了苏轼一个人,或者说念头。

但这个念头并没有像苏轼刚才说的那般消散。

苏轼喃喃自语。

不知何时,一股漆黑的火焰出现在苏轼的脚下,缓缓的,静静的燃烧着。

黑火攀登的速度很慢,但不会停下。

唯一的结局,就是苏轼的这个念头被焚烧成。

苏轼微笑着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姜祁被排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