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遇明兰误终身 (第2/2页)
手腕一拧,小臂猛的一挥,那长槊便止住去势,又改为横扫,招式变换之间没有一丝凝滞,确实不愧辽国第一高手之称。
面对近在咫尺的狼牙槊,曹和平就像是柳絮,脚下稍稍用力,便被槊所带的风吹到一样,在原地打了一个旋,轻松闪躲。
连续两招未能建功,那萧风心底升起了一丝惊慌,这是自己自出道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心下一狠。
手中的长槊划出诡异的弧线,居然掉头向下朝着曹和平的腿砸去,若是砸实,今后怕只能是坐着尿尿了。
面对如此凶猛攻势,曹和平轻轻一点地面,人便跃起三尺,往下落的时候,萧风长槊正好砸在地上,汉白玉方石铺就地面,被砸了一个大坑。
曹和平恰恰
落在槊杆之上,牢牢将狼牙槊压在地上,然后手中长棍往外一点,像是穿破了时空。
看似轻飘飘的一击,却有着万钧之势,萧风犹如被火车撞到,胸口塌陷一片,人也像是破布娃娃一样,飞出丈余,委顿在地、口吐鲜血,无再战之力。
“萧将军,承认。”
一共四招,曹和平只出了一招,整个过程在外人看来,就像是哼、嘿、哈、啊,便已经结束。
耶律洪基看到这般场景,心中暗骂一声废物,脸上却浮现出笑容。
“曹公爷果然是少年英才,武艺之高,真是让小王叹为观止,佩服、佩服。”
“多谢耶律大王赞赏,些许手段上不了台面,见笑、见笑。”
周围的人,这才反应过来,知道曹和平有些武艺,没想到如此之高,那可是辽国第一高手,居然撑不过五招,便已落败。
“哈哈哈。。哈哈。。
来人,快将萧将军抬下去救治。
耶律爱卿,比试一事乃是两国交好之体现,如今大周侥幸取胜,还望耶律爱卿莫要怪生气才是啊。”
“南朝皇帝陛下此言差矣,此次比试乃是两国友谊的见证,外臣今日见到南朝有如此人杰,也是见猎心喜得紧,高兴都来不及,如何会生气。
既然南朝两场比试全胜,外臣答应的条件自然不会毁约,两国协约就按照原先定好的条件盟约便是。
今日见证南朝文才武备,当真是人才济济,不过外臣着实是有些累了,请南朝皇帝陛下允准外臣告辞休息去了,告辞。”
“耶律爱卿自便便是。”
临走的时候,耶律洪基走到曹和平跟前。
“曹公爷身手果然不凡,不知小王离开时,是不是曹公爷送小王。”
“耶律大王放心,曹某自然是善始善终。”
等到辽国使臣退场之后,所有文武大臣对着皇帝行了大礼,山呼海啸一般。
“天佑大周降此英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谢官家。”
“今日之盛事,苏轼、曹琨壮我大周声威,可喜可贺。
来人,拟旨。
赏苏轼御笔一套,龙纹白云笺十刀,银千两,调翰林院任翰林侍读,望苏爱卿能写出更好的诗词。
赐保国公御马白玉照狮子一匹,银千两,朕收英国公之爱女张桂芳为义女,封为明曦郡主,望曹爱卿成亲后,可要好好珍惜朕之义女啊。”
苏轼一个从六品大理评事的散官,直接被擢升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读,品级虽然涨幅不大,但那可是翰林院,若是顺利,将来入相指日可待啊。
对于曹和平的封赏,倒是合乎情理,本身他就是国公,异姓爵的巅峰,如今未婚妻子被皇帝收为义女,摇身一变就成了皇亲国戚,多少人都盼不来的好事。
本来曹和平还在开心,毕竟女人身上加持的名词越多,可能让自己更兴奋一点,但是转念一想,皇帝这一手高明啊。
本来按照计划,自己为武将之身参加科考,还有一丝当宰相的机会,但是现在成了皇亲国戚,完全是断了当宰相的路子,还不得不对他感恩戴德。
“臣苏轼谢官家隆恩。”
“臣曹锟,谢官家厚赐。”
这时张先也站了出来,女儿被封郡主,这必须得接着。
“老臣张先,谢官家厚赐。”
散朝之后,不少人都将二人围住,连连恭喜,尤其是苏轼,明显围着他的人更多,谁叫人家一步登天呢。
不过吕夷简和晏殊等人却到了曹和平的跟前。
“曹公爷,此战赢的漂亮,官家龙颜大悦,恭喜恭喜,等将来与郡主完婚之时,吕某定要讨一杯喜酒。”
“吕相谬赞,若倒是吕相有暇,和平定然恭候大驾。”
晏殊也跟着接话。
“曹公爷,莫要忘了邀请老夫啊,此次接待辽国使团,曹公爷之豪气盖世,老夫依旧历历在目,恭喜恭喜。”
“都是官家和诸位相爷坐镇,又有宴相亲临现场,和平才能有如此底气,能有此结果,都是官家庇佑,诸位相爷谋划的结果,和平不过是代为表达罢了。”
吕夷简和晏殊互相看了一眼,捻须微笑。
“曹公爷之谦虚,倒是叫老夫见识了,不愧是大周年轻才俊。”
“是啊,未来大周还是要靠你们了,对了,曹公爷马上就要去国子监读书了,若是有什么需要打招呼的,可以来找吕某便是。”
“和平多谢吕相、宴相抬举。”
回到保国公府的时候,早就得到喜报的张红梅、徐渭熊等人,已经在府门口等着了,不光是放了鞭炮,还散了不少喜钱出去。
武将终究是跟文臣不同,张扬一点反倒是一种保护。
一场好宴之后,盛华兰使出了浑身解数,便是有盛明兰的从旁相助,也是累的气喘吁吁,要不是曹和平及时刹车,明兰今日也难逃那惊艳一枪。
随着宫中比试的结果传到外面,曹和平在汴京的名声更加的响亮了,被人称为大周第一高手,而且因为他让自己的未婚妻被封为郡主,简直是太旺了。
不少人家都在琢磨着,要是
能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保国公府,那得占多大的便宜啊,大家都很羡慕盛紘的眼光。
太会挑了,早早就把两个女儿送过去,将来荣华富贵是可以眼见到的,盛家肯定能借着保国公府的关系,富贵百年啊。
盛紘也是这么想的,他跑到寿安堂见了盛老太太。
“母亲,如今盛家名声在外,有不少人家来问柏哥儿和兰儿的婚事,不知母亲可有什么打算?”
盛老太太看着喜形于色的盛紘,冷哼了一声。
“哼,你是怎么看的啊?”
见到盛老太太这般说话,脸上的笑容也在慢慢收敛,便知自己这个嫡母已经心生不悦了,赶紧收住笑容。
“母亲,儿子也没有什么主意,之前华儿的事情已经让大娘子有些不快,故而儿子想请示母亲。”
“既然你心中这么想,也算是有些分寸,如今保国公曹家在这汴京城可谓是鼎沸一时,可是保国公府却是闭门谢客,那曹公爷也奉旨入了国子监。
而盛家不过是两个女儿入了国公府为妾,被外人吹捧了几句,你便如此喜形于色,将来如何能成就大事?”
“母亲教训的是,儿子却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柏哥儿、兰丫头乃是盛家嫡子,尤其是柏哥儿身系盛家未来,更是至关重要,若是他自身不前,便是曹公爷看在华儿面子上帮衬一把,又能如何呢?
如今来攀附的大多是一些心思奸猾之辈,你是盛家主君,还是心中要明了一些才是,柏哥儿的婚事可万万马虎不得。”
“儿子受教。”
“如今这卫氏恭谨,做事认真,毕竟是明兰的生母,你也多关心关心,栋哥儿也都三岁了,也是个聪明懂事的。”
“儿子,多谢母亲教诲,一切都铭记在心。”
-----------------
此时的曹和平,正在城外送辽国使团北还。
“曹公爷,多谢相送,那日所说之事,可还当真?”
“哦,不知耶律大王所说何事啊?”
听到曹和平这样装糊涂,耶律洪基心中顿时愤懑又起。
“曹公爷这么年轻,便如此健忘,看来是小王怠慢曹公爷了,难道曹公爷要去助他不成,如此便是小王的敌人。”
“王爷息怒,曹某乃大周之臣,安敢插手辽国之事,如今返辽路途遥远,还望王爷一路平安才是啊。”
“哼,曹公爷不愧是曹公爷,小王记住了,来日兵临汴京之时,小王要用你的项上人头做酒杯。”
“若真有那一日,曹某定然恭候王爷大驾。”
等到辽国使团走后,陈芝豹靠了过来。
“公爷,一切都安排好了。”
“盯紧了,每日来报,这耶律洪基在大周境内,绝对不能出一点问题,如今还不是较量的时候呢。
走吧,今日天好、宜上香,人应该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