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陆家嘴之狼:大宋新生 > 第二十三章 远洋捕捞

第二十三章 远洋捕捞 (第2/2页)

杜文昇闻言一愣,随即明白了钟德煌的意思,不禁心头一紧:“大人,外地商贾与本地不同,若是大规模抓捕,恐怕会引起朝廷和邻国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外国商人,他们与朝廷的商贸往来较多,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影响到邦交。”

try{ggauto();} catch(ex){}

“邦交?”钟德煌冷笑一声,目光变得更为凌厉,“你以为这些外商来福州是为了什么?他们不过是看中了大宋的市场,想着从这里捞一笔而已。既然他们敢来捞,那我们就有理由抓!再说了,谁敢阻拦我替朝廷筹措银两?没有银子,朝廷的军队如何运作?府库如何运转?这些商人若不愿意合作,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官府的手段!”

杜文昇的心中越发沉重,他知道钟德煌从来都不是一个手软的人。他若决定了什么,便不会轻易改变。更何况,钟德煌这次要动手的,恐怕不只是福州的商贾,还有那些外国的商人。

“远洋捕捞。”钟德煌语气冰冷,缓缓吐出了这四个字。

杜文昇愣了一下,心里顿时明白了钟德煌的意图。这“远洋捕捞”四字表面上是指外商的贸易往来,但钟德煌显然已经将其引申为一种捕猎的手段——捕捞这些外来的商贾,正如捕捞海中的鱼,网住了便能榨出银子来。

“可是……”杜文昇有些迟疑地说道,“那些外商手上多多少少都有官方的文书,若是贸然出手,恐怕不太好交代。”

“交代?”钟德煌冷笑一声,“他们的文书再怎么齐全,也难逃一个‘违禁通商’的罪名!以周显苗为例,他不过是大理国的一个茶商,竟敢私下与福州的茶商接洽,不通过官府,就是非法。抓他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若他再敢顽抗,就给他扣个金国奸细的帽子!到那时候,他的性命就不在他手上了。”

杜文昇心里一阵发凉,周显苗的案子他是清楚的。事实上,周显苗并未走私,他只是没有按钟德煌的意思,全部通过官府售茶,而是和本地茶商私下接触做了一些交易。然而钟德煌为了让他交钱,硬是给他罗织了“走私”的罪名,把他打成违禁通商的典型。

“对了,周显苗现在怎么样?”钟德煌忽然问道。

杜文昇回过神来,拱手回道:“周显苗已经关押了一个多月,起初一直仗着他是大理国的御茶商,有大理王室关照,始终顽抗不认罪。只是这几日看到大理官家一直没出手营救,精神有些崩溃,终于松口,愿意缴纳两千贯赎身。”

“两千贯?”钟德煌冷笑,“这也算是赎身钱?告诉他,若想活命,三千贯起,少一文都不行!若他再不松口,就按‘金国奸细’论处!”

杜文昇心头一凛,忙拱手应道:“是。”

“记住,”钟德煌冷冷地盯着杜文昇,“要让他们明白,官府的手段不是他们能轻易逃脱的。若是不服关押,那就关三个月;三个月不服,那就六个月!放出去,再抓回来!他们手上的银两,不拿出来,就永远别想见天日!”

杜文昇低着头,默默听着钟德煌的话,心中一阵寒意涌上。他知道,钟德煌这一招“关押再放、放了再抓”的手段,是一种极为狠辣的精神折磨。商人们即便有些家底,也抵挡不住这种长期的精神摧残,最终只能屈服,交出银子来求得一线生机。

“不过,杜大人,”钟德煌忽然语气一转,冷笑道,“你做事还是太仁慈了,给了他们太多的生路。你要记住,这些商贾既然敢做生意,就得承担风险。我们作为官府,劫富济贫、担当为民,既名正言顺也义不容辞!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退路。”

杜文昇默然无语,心中却越发沉重。他知道,钟德煌的话看似“为国为民”,实则是为了填补窟窿争政绩,为了博取更高的升迁资本。他虽不赞同钟德煌的狠辣手段,但身为下属,只能照章行事。

“去吧,按我说的办。”钟德煌挥了挥手,不再多言。

杜文昇缓缓退出内堂,心中压抑的情绪久久无法散去。他知道,钟德煌的这场“远洋捕捞”,绝不会轻易停止。而他只不过是这场捕猎中的一枚棋子,虽有一丝犹豫和不忍,但面对钟的威势和压力,他终究只能照章行事。

福州城上空,无形的大网已然织就,而钟德煌则是那操纵丝线的人。网中的雀儿是否能逃出生天,还得看这三五日间,余德孚能否献上破解之策。

一丝生机,或许就在那未决的答卷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