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重组内阁被打脸 (第2/2页)
还有得重整通政司,这本来是个非常重要的部门,现在却变得有名无实。
朱由崧觉得大明吏治问题,和通政司的衰败有很大关系。
打算等北线稳定后,史可法也调回阁部,让他兼掌通政司。
没多久,殿外就传来几位大臣的脚步声。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先生免礼。”
“北线大捷,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几位大臣齐声道,只见黄道周和左懋第两人双眼泛红,眼中含泪。
他们看完捷报文书,当时就激动的泪流满面,听到皇帝召见,匆匆而来。
“陛下,此战胜利,一扫我大明前朝军备之绵弱,足以扬我朝国威,振我人心,实在是太难得了。”
黄道周擦着泪,现在都还有些难以控制的激动。
南明立国不久,可谓是困难重重,外有强敌环伺,内部人心不齐,相互倾轧,又碰上左良玉父子叛乱,当真是四面楚歌。
纵观大明近来数十年,和外虏作战,都没有取得过这种大胜利。
马士英称赞,“这都是陛下圣心独断,重组三大营,选贤才重良将,实乃有光武中兴之兆也。”
朱由崧笑着摆手,“此战都是前线那些将官用心,将士用命之功。”朱由崧叹息一声,
“朕只是给了该给的军饷而已,这足以证明,只要将官组织得力,我大明儿郎们是不缺血性的。”
袁继咸道:“陛下,砀山会战是在烈日下进行的,战后将士们必定中暍发痧,当尽快派出朝中大臣,从周边各州县调集药物去砀山慰勉将士。”
朱由崧点头,“不错,朕已急令史可法去前线,那些经历过此战的将士可不能因病折损了,他们不只是有功,也将是我朝武备基石。””
朱由崧一脸郑重看着众人,“北线此战虽胜,但依然懈怠不得,阿济格已经占据了武昌府,
更远些还有张献忠占据了四川大部分主要地区,
我朝初创,内部政局弊端重重,吏治不清,需要贤臣能吏去整顿。”
朱由崧一脸真诚的看着众人,“诸位先生都是朕的股肱贤臣,朕欲组建新的内阁,让政令通达。”
听到朱由崧这话,马士英眼珠转动,袁继咸和左懋第点头,何腾蛟一脸激动,黄道周捋须沉吟片刻,也点零头。
“臣等遵旨。”
朱由崧笑道:“那好,袁公廉能兼备,入阁为次辅,兼掌户部事,
石斋先生刚正不阿,也当入阁,掌都察院事。”
“陛下等等。”黄道周一脸凛然出列道,“内阁大臣岂能由陛下一人独断。”
左懋第也出列,“陛下,这完全不合规矩,内阁大臣当由群臣廷推,要不怕是有人不认。”
除了何腾蛟脸上激动的,袁继咸也皱着眉。
朱由崧愣了愣。
马士英嘴角一扬,出列道:“陛下,这是乱命,请三思。”
朱由崧深吸了一口气,这些明朝读书冉底是死板迂腐,还是为了大局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