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370章 大明商税

第370章 大明商税 (第2/2页)

董小宛听到这,刚刚还没从尴尬中缓过神来的脸,再次变了。

“邢夫人,朝廷准备大规模向江南商人收税,此事难度不亚于田亩新政呀,这些来京的商人怕是要急得炸锅了………”

“再难也得办!”邢如意冷笑道,“江南虽是一年两熟的鱼米之乡,但桑田占比十之七八,种粮食的耕地却不足十之二三。”

“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粮田产出和桑田产出不能相比。”

“因为种植桑田,桑有人买,产出的生丝有工坊收购,且种的不是农田,可直接用银钱、生丝或者是棉布充税。”

“江南各地盛产棉布,丝绸等织造,工坊沿河而立,城中百姓近半数都是工坊帮工。”

“这江南一地看似繁华,但最终受惠的却是商家,是地方大族,是官绅,财富都集中在他们少数人的手中,朝廷却无法从中得到相应的税赋,这是不合理的。”

“而且,若是整个大明朝政清明,江南百姓男耕女织,倒也勉强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邢如意继续说道,

“可若碰上朝政不明,时局动乱的年代,贪婪的商人必然勾结地方官绅,低价收购百姓的产出,克扣工人的工钱,榨取小民财富,那会如何?”

董小宛一阵沉默,点了点头,“邢夫人言之有理。”

江南大部分土地都种了桑养了蚕,赶上灾年,就会粮食不足,需要朝廷的赈济,而商人却可趁机垄断市场,盘剥百姓。

就算没有灾年,普通百姓长年累月被官商盘剥,也拿不出钱交税,最后只能依附世家大族,成为仆人。

邢如意笑道,“所以陛下高瞻远瞩,决定设立商务司,规范天下商人税赋,收取商税。”

“再说朝廷取之于商,用之于民,合乎天理!”

董小宛点了点头,“今上不愧是圣天子,早已看透了民生本质。”

“天下田亩就这么多,若再有个天灾人祸,光靠农税,的确难以维持朝廷的运转。”

“前朝南宋末年,能凭江南一堣之地,抵御外族百年南侵,战事頻繁,主要就是靠每年的商税才得以维持。”

“我大明崇祯年间就是因为天灾人祸,朝廷税赋不足,兵无战力,民无余粮,内忧外困之下才让建奴鞑子趁虚而入。”

董小宛是精通史书的,对历史和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理解。

她与冒辟疆相处时,一起鉴定金石鼎彝,董小宛在品评史书时,常常发不平之色,而妙出持平之议,她的见解被冒辟疆视为精彩,甚至被认为堪作一则史论。

所以董小宛对朝廷开始规范商税并不反感。

商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资本,而资本都是带血的。

经济是个辩证题,不是选择题,还是一道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但生产力的发展,剥削是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控制。

朱由崧岂会意识不到这一点,只有收商税才能平衡财富。

而大明采用抑商的策略是不对的,且商税一直都是不合理的,如同一种摆设。

成立商务司,向天下商人收税赋,是朱由崧心里早就定下的政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