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齐衡 (第2/2页)
从这一点其实就能预想到,新政必然会失败了。
新政失败后,大多数政策都被取消了,武学是少有没有被取消的。
也不知道是文官给官家保留一分体面,还是觉得这样更利于他们压制武将。
四学分为甲乙丙丁四舍,每舍又分为上中下。
每年都会举行升学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升舍。
赵旭被分到了太学丁下舍学堂。
国子监占地很大,不过赵旭却不用担心迷路。
陈卫早就提前踩好点了,提着书箱在前面领路,把赵旭送到了学堂内。
赵旭到的时候,学堂内已经有七八个人在了,正在小声说着话。
左侧最前面的位置,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安静的看着书,并没有参与闲聊。
赵旭看到这个少年一愣,没想到自己居然和齐衡是同舍同学。
可是既然齐衡在国子监进学,为何后面会跑去盛家借读呢?
别看庄学究教出几个进士出来,但国子监可是大宋最高学府,师资力量自然不差。
而且以齐国公府的权势,想为齐衡找个名师并不难。
赵旭摇了摇头,也懒得多想,跟着陈卫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很巧,他的位置就在齐衡后面。
赵旭摸了摸鼻子,难道齐衡之所以离开国子监,是因为他的原因?
齐国公府有些没落了,并不算什么,但是齐衡的母亲平宁郡主可不同。
从小养在皇后跟前,在宫里长大,更是被封了郡主。
皇后无子无女,对于从小养在身边的平宁郡主,比对那几个公主还亲。
自己和他是同窗,位置还一前一后,会接触拉拢,也正常。
结果平宁郡主得知后,才让齐衡离开国子监的?
赵旭一时间不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
不过不管是不是他猜测的那样,齐衡都不能留在国子监。
赵旭不在乎别的事情改变,但是唯独齐衡的命运不能改变。
若是兖王最终还是没有争过邕王,为了保命只能造反了。
原剧中兖王能够掌控皇宫,荣家是关键,或者说齐衡才是关键。
要是齐衡的轨迹发生改变,兖王最后也没能争过邕王,到时候说不定造反博一把的机会都没有了。
虽然这么做有些心黑了一点,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赵旭可不会因为原剧中齐衡有些可怜,就对其心生怜悯。
真到了那种时候,谁有会怜悯他呢?
不过想逼着齐衡离开,也得把握好分寸。
如今盛家还没进京,这个时候把齐衡逼走了,齐衡未必会去盛家借读。
陈卫把书籍和笔墨纸砚摆好,说道:“世子,小的先退下了!”
国子监不禁止学生带书童,但是书童却不能留在学堂内服侍。
毕竟国子监的夫子不仅有官身,在士林中的地位也不低。
以他们的高傲,哪里愿意让那些书童旁听。
“嗯,去吧。”赵旭点了点头。
陈卫走后,赵旭也没跟其他人说话的意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只是他目光出神,心思根本不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