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131章 芯片同盟(14.2k)

第131章 芯片同盟(14.2k) (第2/2页)

众人被逗得笑了起来,但没人敢小看他接下来的话。

“认真点啊,咱们讨论的重点是,通过技术共享,绑定国内的芯片厂商。我们要形成一个‘共赢同盟’,让每个人都有利可图,但始终在我们掌控范围内。”

try{ggauto();} catch(ex){}

李凡的语气严肃了几分:“这个策略,不仅是为了星联,也是为了国内芯片产业的未来。”

【芯片生态同盟的三大原则】

李凡站起身,拿起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三行大字:

1、技术共享,捆绑利益。

2、共赢规则,避免内耗。

3、长期合作,限制竞争。

“先说第一点,‘技术共享,捆绑利益’。”他缓缓说道。

“我们不会无条件地开放技术,而是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比如提供订单保障、技术支持,甚至资金合作,让合作厂商主动加入我们的同盟。”

杨庆华立刻跟上:“李总,这个思路没问题,但捆绑利益的同时,技术共享的范围得有限制。您是准备把哪些技术开放出去?哪些核心技术必须保留?”

“好问题。”李凡微微一笑,“我的计划是,开放一些基础工艺,比如封装的多晶引线技术、晶圆级封装的流程优化等。”

“这些技术门槛不算太高,但可以大幅提升合作厂商的生产能力。而核心技术,比如我们专有的‘StarChip架构’,绝对不碰。”

方东河点头:“嗯,这样的分层确实合理。合作厂商得到的是‘武器’,而不是‘灵魂’。”

李凡打了个响指:“正解!灵魂必须掌控在我们手里。”

他接着指向第二点:“再来说‘共赢规则,避免内耗’。国内芯片厂商竞争激烈,很多资源都浪费在价格战上。”

“我们要通过联盟协议,明确合作厂商之间的分工,大家在不同的市场细分领域各自为战,避免重复竞争。”

乔鸣夏皱了皱眉:“李总,这个规则好是好,但执行难度很高。行业里的习惯性内卷,可不是三两条协议就能解决的。”

李凡看向他,眼中透着几分笃定:“所以,这才需要星联的威信。我们是这个生态的核心,也必须是规则的制定者。只要联盟内部能赚到钱,就没人会跳出来搞破坏。”

最后,他总结道:“第三点‘长期合作,限制竞争’,这就得靠法律手段了。”

“江总,你这边负责设计合作协议,确保每个加入同盟的厂商都受法律约束,不能在合同期内跳槽或者对我们技术进行逆向工程。”

江子胜点点头,随即开口:“李总,这块我会做详细的合同条款。不过,要是有厂商试图绕过规则,我们得有一个反制机制。”

“当然有。”李凡微微一笑,“技术升级就是最好的反制机制。”

“每隔两到三年,我们都会推出更先进的工艺版本。只要我们始终保持领先,他们再想‘跳船’,也只能用落后的技术。”

几天后,李凡召集了一次行业会议,地点就选在了松山湖的封测基地现场。

这次会议的主题很明确:“芯片生态同盟计划”。

会议开始前,李凡站在会场外,透过落地窗看向外面的工地。

工人们正忙碌地搭建脚手架,巨大的起重机在蓝天白云下缓缓移动,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他低声自语:“等到这个基地投产,我们的棋局就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会议正式开始后,会场内聚集了国内二十多家芯片厂商的代表,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好奇和期待。

在会议开始前,李凡虽然和其中几家有过事先沟通,但是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不那么清楚的,所以对于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大家也都是挺好奇的,特别是在星联现如今的行业地位的情况下。

李凡站在台上,用他一贯幽默又不失严肃的语气开场:“各位,今天我们不是来开一场普通的招商会,也不是来听什么大道理的。咱们这场会,只有一个主题——共赢。”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芯片行业的内耗,咱们都看得明白。价格战打得你死我活,结果呢?客户得了便宜,但我们自己没有一家能真正做强。”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就得形成一个牢固的生态,同舟共济,才能一起走得更远。”

台下有人点头,也有人低声议论。

李凡举起手示意安静,随即抛出了核心内容:“今天,我正式向各位发出邀请——加入我们的‘芯片生态同盟计划’。”

“通过技术共享、订单支持、合作分红,我们将一起打造国内最强大的芯片生态体系。”

他边说边打开投影,展示了详细的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星联将开放部分封装测试技术,并提供生产线优化方案。

订单保障:同盟内部的合作厂商,将获得长期订单支持。

利益共享:每年星联会从联盟的整体利润中,按照贡献比例向合作厂商分红。

市场分工:通过协议划定市场细分领域,避免恶性竞争。

台下有人举手发问:“李总,您的计划看上去很好,但说到底,这是不是让我们成为星联的‘附庸’?”

李凡听后,笑了笑:“这位朋友,我的答案很简单——不是‘附庸’,是‘伙伴’。我们的目标是双赢,而不是一家独大。”

“加入同盟,你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先进技术,用更稳定的订单维持现金流,用更广的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些条件,你们单打独斗能轻易做到吗?”

提问者点点头,暂时没再反驳。

另一人站起来:“李总,加入同盟后,万一我们内部出现利益分歧,星联如何协调?”

“这个问题问得好。”李凡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赞许,“同盟内部,我们会设立一个‘生态管理委员会’,每个厂商都有代表参与,共同讨论和决策重大事项。”

“星联作为核心,只负责协调,而不是独裁。你们的利益,是我们同盟长久发展的基础。”

会议结束时,李凡再次站上台,总结道:“各位,今天你们听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提案,而是一场未来的合作革命。”

“我们在打的,不是国内市场的小算盘,而是全球市场的大棋局。要想赢,必须携手前行。”

台下响起了掌声,代表们纷纷表示会认真考虑加入同盟。

当天晚上,李凡回到办公室,翻看着当天的会议记录和代表们的反馈,嘴角微微上扬:“棋子已经摆好,接下来,就等他们入局了。”

窗外,松山湖的夜景宁静而美好,但李凡的脑海中,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惊涛骇浪。

封测基地的建设稳步推进,芯片生态同盟计划初见成效。

李凡深知,仅靠一个松山湖封测基地远远不够。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与国内晶圆厂和封测厂建立更深层次的利益绑定,真正让这些企业成为星联生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晶圆厂和封测厂“巡回合作谈判”拉开了序幕。

【第一站:华南晶圆厂谈判】

华南地区的海光半导体,是国内晶圆代工行业的佼佼者。李凡亲自带队前往,这是谈判巡回的第一站。

会议室里,李凡与海光半导体的创始人林振海坐在对面,谈判桌上放着一份星联的合作协议初稿。

“李总,您这个合作方案,看起来确实有吸引力。”林振海摸着下巴,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但您这技术支持和订单保障的条件,难道不会给星联自己增加负担?换句话说,您真能做到‘两边都占便宜’?”

李凡一听,哈哈一笑:“林总,您还真说对了,我们星联的目标就是两边都‘占便宜’——当然,这个‘便宜’是互相帮着赚的,而不是一方吃亏。”

林振海笑了笑:“李总,这话听着有意思,但真要落到细节,您得让我信服才行。”

李凡点点头,打开投影,直接进入主题:“林总,合作要讲实打实的利益。我们能提供给海光的,至少包括三点:技术、订单和资金支持。”

他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内容:

技术支持:星联将在晶圆工艺优化方面,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包括提高良品率的工艺改进方案,以及低功耗芯片的生产技术支持。

订单保障:未来五年,星联承诺,将每年新增的晶圆订单优先交由海光,最低占比30%。

资金支持:星联资本将通过专项融资计划,为海光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其扩建生产线和设备升级。

林振海眯着眼,显然在盘算这份提案的利弊。

他问道:“李总,这听起来不错,但如果未来市场波动,您们星联要是改变策略,这承诺还能兑现吗?”

“林总,我懂您的担心。”李凡不紧不慢地回答,“所以我们的合作协议里会增加一条‘订单优先保护条款’,只要我们违约,就必须支付双倍的赔偿金额。”

“这样,您就不用担心我们的承诺只是空话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林振海点点头,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李总,您这合作方案听起来确实靠谱。只要条款落实到位,我们海光一定全力支持。”

【第二站:长三角封测厂深度合作】

谈完海光,李凡带队直奔下一站——长三角的通芯封测厂。

通芯的厂长王志刚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但凡一笔投入,能抠出花样来。

李凡刚到厂里,王志刚就笑呵呵迎了上来:“李总,您可是稀客啊!听说您要跟我们谈合作,这可让我又期待又紧张啊。”

李凡摆摆手,半开玩笑地说道:“王厂长,您这话说得不对啊,咱们不是谈合作,是来谈共赢。怎么让您赚得更多,才是我今天的任务。”

王志刚哈哈大笑:“好好好,李总,那我可就洗耳恭听了。”

会议室里,李凡再次拿出了他的“三板斧”:

技术共享:星联将无偿提供最新封装设备的操作培训,以及晶圆级封装技术的完整解决方案,帮助通芯优化现有生产线。

市场共享:星联计划在同盟内部引入“任务分包”机制,未来同盟成员的封测订单,将优先交由通芯这样具有生产能力的厂商完成。

生态红利:星联将在每年的生态联盟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分红,按贡献排名发放给成员厂商。

“王厂长,我这不是光嘴上说得好听。只要加入我们的生态联盟,您不仅能省下一大笔研发投入,还能直接拿到订单。”李凡微笑着说道。

“更重要的是,每年还有分红。这笔账,您怎么算都是赚。”

王志刚听着,脸上浮现出沉思的神情:“李总,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不过,您说的分红,具体比例怎么算?别到时候成了咱们打工,星联吃肉。”

“王厂长,这您放心。”李凡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分红比例是公开透明的,按照贡献值划分。订单越多,分红越多,绝不会让您吃亏。”

王志刚盯着图表看了一会儿,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诚:“行,李总,我相信您一次。不过,您可得记住,咱们这可是奔着长久合作去的,千万别短期主义啊!”

李凡大手一挥:“王厂长,放心,咱们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兄弟,绝对跑不掉!”

李凡的谈判小分队,正准备前往北方的一家晶圆厂时,突然接到了紧急电话。

“李总,不好了!”电话那头是云瑞昂(秘书团的技术秘书),“有消息说,有一家国外巨头正在和通芯接洽,他们打算给通芯提供一批最新设备,条件是独家合作。”

李凡闻言,眉头一皱:“有意思,居然敢来挖墙脚?”

曲云山在旁边听见,冷笑道:“李总,这不正说明咱们的策略让对手感到害怕了吗?他们越是抢,我们越是要守住关键厂商。”

“没错。”李凡站起身,眼中透着冷静,“安排一下,临时改道,直接去通芯。”

几小时后,李凡出现在通芯的会议室里,再次与王志刚面对面。

“王厂长,这么快又见面,您不会嫌我烦吧?”李凡笑着开场。

王志刚一愣,连忙摆手:“哪儿的话,李总,您可是贵客。只是这次突然过来,是有什么新计划?”

李凡神色一正,直接切入主题:“王厂长,我听说,有外资企业在跟您接洽,打算提供设备换独家合作,是不是有这回事?”

王志刚尴尬地笑了笑:“李总,您消息真灵通。不过,我还没答应呢,就在考虑权衡利弊。”

李凡点点头,微微一笑:“我很理解,谁都喜欢拿到好条件。”

“不过,王厂长,您要知道,独家合作看起来诱人,背后却可能是个陷阱。一旦被他们捆死,未来发展空间就没了。”

王志刚脸色微微一变:“李总,您说得有道理,可那设备确实很先进......”

“设备是先进,但未来市场更重要。”李凡不等他开口,继续说道,“加入我们的生态联盟,您不仅能用上更稳定的技术,还能参与整个国内市场的分红。”

“而且,我们每两年都会升级设备,到时候,您随时能用上全球最前沿的技术。“

他顿了顿,补充道:“设备可以更新,但市场机会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王厂长,您是聪明人,这个账怎么算,心里有数。”

王志刚听完,长叹一口气:“李总,您这话让我心服口服。行,通芯这条船,彻底绑您星联上了!”

经过一轮轮谈判,李凡成功与国内数家晶圆厂和封测厂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

星联不仅在技术层面输出了自己的影响力,更通过利益绑定,让整个芯片生态的“朋友圈”逐渐稳固。

回到办公室,李凡坐在窗边,喝了一口茶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棋盘已经摆好,接下来,就看谁敢下子了。”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和筹备,李凡终于敲定了与国内主要晶圆厂和封测厂的合作协议,成功搭建起了一个初步的芯片制造生态体系。

在这个生态里,星联拥有自己的半导体工厂,同时与外部厂商通过技术共享、订单保障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建立起深度绑定。

虽然这一切只是开始,但李凡知道,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眼前的成功,而是要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进而引领东大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就在协议签署后的第二天,李凡便召集了星联集团的核心管理层,准备召开一场关键性的战略发布会。

发布会的目的,不仅仅是宣布与各大晶圆厂和封测厂达成的合作,更是要让外界看到星联在半导体领域未来的雄心和战略布局。

李凡站在会议室中央,轻轻拍了拍桌子:“各位,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仅仅是合作协议,更多的是我们在半导体产业的长远规划。”

“要知道,‘芯片’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电子元件,它是未来科技的‘血液’,是支撑我们所有技术创新的基石。”

“今天,我们要让整个行业看到星联的决心和布局!”

周汉祥从一旁的座位上抬头,开口说道:“李总,这次发布会我们除了宣布合作关系,还需要借这个机会,展示星联在半导体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未来的计划。”

“我建议我们可以发布一份详细的未来五年战略,说明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合作关系推动技术突破。”

李凡点点头:“正是这个思路,周总。这次发布会不仅仅是宣布合作,更是一个战略信号。”

“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星联不仅仅是在吃当前的市场蛋糕,更是在创造未来的市场格局!”

曲云山在旁边补充道:“李总,您希望在发布会上重点强调哪些内容?技术突破、市场前景,还是产业链整合的优势?”

李凡思索片刻:“我们要将重点放在两个方向。”

“首先是技术共享与突破,展现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合作,推动芯片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是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建设,让大家知道,星联不仅是一个单独的公司,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联盟的核心,未来将以这个联盟为基础,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

“明白了。”曲云山和周汉祥纷纷点头,开始着手具体的安排。

几天后的发布会现场,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李凡站在星联总部大楼的顶楼会议厅内,透过落地窗,俯瞰着这个曾经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城市。

如今的深市,早已与之前截然不同,曾经的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的科技之都。

“各位尊敬的合作伙伴、各位行业专家、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李凡站在发布会的舞台上,开场便用了一句简单有力的话语。

台下的观众们纷纷举起相机,聚焦在李凡身上。毕竟,他不仅是星联的创始人,也是东大科技产业崛起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之一。

李凡微笑着环视了整个会场,继续说道:“今天,星联将正式发布我们的半导体产业战略,这不仅是一次合作的签约仪式,更是一个行业的信号——东大的半导体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而星联,将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之一!”

他顿了顿,屏幕上投射出一张图表——星联半导体未来五年的战略蓝图。

“首先,星联将致力于技术突破,在半导体制造的核心环节——晶圆生产、封装测试、芯片设计等领域,实现从零到一的飞跃。”

“我们将通过与国内领先的晶圆厂和封测厂建立紧密合作,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并通过星联的自主研发,引领全球技术潮流。”

李凡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其次,星联将打造一个开放的产业联盟,以半导体产业链的整合为目标,与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合作,分享技术、资源、市场和资金,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合作生态,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台下的掌声雷动,李凡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尤其是他所提到的产业链整合和生态建设,这种从“大局观”出发的战略规划,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接下来,李凡在台上展示了与海光、通芯等厂商达成合作的具体内容,并重点介绍了星联如何通过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实现双方的共赢。

每一项合作协议的背后,都是深思熟虑的市场战略与未来布局。

发布会的成功,标志着星联不仅在技术研发上逐渐走向领先,在产业合作与战略布局上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随着发布会的结束,李凡收到了大量来自业内人士和媒体的好评。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行业分析师也开始纷纷撰文预测,星联将成为未来东大半导体产业的引领者。

李凡回到办公室,翻阅着一份份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回馈资料。

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成就感中时,曲云山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文件。

“李总,这是刚收到的消息,”曲云山递过文件,“我们刚刚与长江存储的谈判有了新的进展,他们对咱们的生态合作非常感兴趣,甚至提出了要直接参与投资的意向。”

李凡微微一愣,随后笑了笑:“看来,今天的发布会,不仅让我们圈了一批朋友,也让一些曾经不太愿意靠近我们的对手开始动摇了。”

他接过文件,认真翻看了一下:“长江存储确实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存储领域有很强的技术积累,加入我们的生态,绝对能提升我们半导体产业链的完整性。”

曲云山也笑了:“这次战略发布,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曾经不太看好我们的公司,现在都主动提出了合作需求。”

李凡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让整个产业链都围绕星联转动。”

“我们不能只是技术领先,更要在整个产业生态里,形成自己的主导地位。”

李凡知道,星联如今所做的一切只是开端。

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复杂和严峻。

与全球科技巨头的对抗,将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是资本、资源、市场份额的全面博弈。

未来五年,星联的战略重点,将从“局部突破”转向“整体布局”。

李凡提出了五大关键战略:

全球化布局:星联不仅要在国内建立起强大的生态联盟,更要扩展到海外市场,与全球顶级厂商竞争和合作,争取国际市场份额。

技术独立性:在提升现有工艺的基础上,星联要全力投入到先进制程技术的研发,争取在10nm及以下制程技术上实现突破,挑战全球巨头的技术封锁。

资本运作:加强资本市场运作,借助股市融资和并购,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星联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话语权。

战略合作:加强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打造星联半导体的全球研发网络。

产业生态整合:持续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整合,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多种手段,确保星联在产业链中的绝对控制力。

李凡站在公司总部的大楼顶层,遥望着远方的海湾。

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野心与决心。

星联的未来,也必将是无限光明。

“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李凡低声自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