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193章 低重力生理适应技术(4.4k)

第193章 低重力生理适应技术(4.4k) (第2/2页)

“来吧,今天就看看我们的‘太空健身教练’有多靠谱。”周汉祥凑过去,半开玩笑地说道。

设备启动,机械臂按照预设程序开始动作,模拟舱内的假人,也随之做出各种伸展、弯曲的动作。

起初一切正常,但一分钟后,屏幕上的生理数据突然暴跌,紧接着传感器发出刺耳的警报。

“糟了,模拟骨骼承受不住力了!”小赵喊了一声,连忙按下了暂停键。

舱内的机械臂停止了动作,而假人的“骨骼”已经在高强度拉伸下“崩溃”了。

实验室里一片沉默,只有警报的余音还在回荡。

“这......”小赵抓了抓头发,“这是不是相当于健身教练用力过猛,把学员练废了?”

“练废了还是轻的,再猛点人都废了。”方东河眉头紧锁,“核心问题在于,我们对人体在低重力环境下的极限,了解得还不够清楚。”

“看来得调整参数,同时强化生物数据的实时分析。”李凡平静地说道,“数据不够精准,设备再先进也是瞎折腾。”

为了攻克这个问题,研发团队决定引入人工智能模块。

通过“星联健康”的大数据平台,对模拟舱内的生理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

“小赵,这边力学数据上传了没?”方东河戴着耳机,一边盯着屏幕一边吼。

“上传了,但AI模型还需要时间训练!”小赵回了一句,语气急促。

与此同时,李凡站在团队中央,紧盯着每一个测试细节。

他突然说道:“模拟舱动作的强度范围再扩大10%,我们试试让AI动态调整应力分布,不能让单一部位承受过多。”

经过一次次尝试,新版“低重力生理适应舱”的效果逐渐提升。

在最后一次测试中,设备通过动态调整模拟重力刺激,不仅保护了假人的“骨骼”,还显著提高了肌肉强度数据。

当屏幕上的测试数据稳定在绿色区间时,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一阵欢呼。

“成了!”小赵挥舞着手中的笔,“这波稳住了!”

方东河靠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天天盯着假人练瑜伽了。”

李凡站在旁边,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把这个设备用到实际环境中,我们的挑战才真正开始。”

实验室里的人安静下来,但每个人的眼中都带着兴奋与期待。

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又站在了技术的最前沿。

国家航天局,测试大厅。

巨大的测试大厅里,聚集了国家航天局的各级负责人和星联团队。

在中央位置,摆放着星联最新研发的“低重力生理适应舱”,其流线型设计和密布的机械臂看起来充满科技感,像是一件科幻电影中的道具。

“今天我们要展示的是最新研发成果——动态低重力生理适应舱。”方东河站在舱旁,语气平静中透着一丝自信。

“这套系统,不仅能降低骨质流失速度,还能通过动态干预主动刺激肌肉增长。接下来,直接看数据。”

测试开始,一名模拟宇航员——一具配备了仿生结构的假人——被放入适应舱中。

机械臂缓缓启动,动作流畅且精准。

大屏幕上,各种实时数据同步显示,骨密度变化曲线和肌肉张力数据,逐渐稳定在理想范围。

航天局的老杨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当看到曲线平稳时,他不由得点点头:“动态干预真的实现了,这套算法很有意思。”

“这才哪儿到哪儿。”小赵在旁边笑嘻嘻地插话,“这套舱的真正亮点还没展示呢——看这。”

他按下一个按钮,适应舱内的机械臂瞬间加速,假人随之做出一系列高难度的拉伸和弯曲动作,模拟极端环境下的身体适应过程。

大屏幕上的数据不仅没有波动,甚至还出现了进一步优化的趋势。

“这套系统会根据用户的生理反馈,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身体不会因过度训练受损。”李凡接过话,目光淡定地扫过全场。

“简单来说,它不只是防止问题,还能让宇航员的身体素质比原来更强。”

现场的航天局专家们一片哗然。

老杨忍不住感慨:“这技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先进。星联的效率,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测试结束后,航天局高层与星联团队坐在小会议室里,针对技术成果展开进一步讨论。

“李总,这套设备的性能很出色。”老杨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肯定,“我们希望尽快将它投入实际应用,特别是在下个月的航天员模拟训练中。”

李凡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老杨,这套设备确实可以直接应用,但我们也有些后续改进计划,需要跟你们协调。”

老杨一愣:“还有改进空间?”

“当然。”李凡面带微笑,“这只是第一代,后续版本会更轻便、更高效。”

“尤其是适配不同体质的功能,我们还在研究个性化训练方案,确保每位宇航员都能获得最优的生理支持。”

老杨闻言,脸上露出赞赏之色:“你们考虑得够全面。那合作细节,我们再进一步敲定。”

几天后,星联的技术,展示通过新闻发布会和星语平台公开,立刻引发了国际航天界的广泛关注。

随后,多个国际航天机构,包括欧洲航天局(E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纷纷主动联系星联,希望能深入了解并寻求合作。

“李总,NASA、ESA等都发来了正式邀请函,想来实地考察咱们的技术。”方东河拿着文件进了办公室,语气里满是兴奋。

“这是好事,但节奏要掌控好。”李凡翻看着文件,语气沉稳,“技术共享可以考虑,但我们得明确立场——合作可以,但主导权得在我们手里。”

“李总,你这是又想继续立规矩啊?”曲云山忍不住笑了。

“规矩是合作的前提。”李凡淡淡一笑,“要是没人带节奏,咱这技术就成了免费的午餐。放心吧,星联出品,该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

李凡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的都市风光。

窗外,是繁忙的都市,窗内,却是星联即将掀起的国际航天浪潮。

“国际合作不是目的,”他低声说道,“引领未来,才是星联的使命。”

夜色渐浓,但李凡的眼神越发明亮。星联的征程,早已不止步于地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