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这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吗? (第2/2页)
然而,就看到王穗的烦躁突然一顿。
之前南祝仁在观察来访者家属的时候,南祝仁自身是没有出现在家属和来访者的视野中的,所以王穗直到现在才第一次见到是什么人给自己的丈夫做咨询。
此刻,肉眼可见的,王穗散发出了女士们仿佛在美容院里面刚刚做过保养一般的明媚感,露出了身心舒畅的表情。
“你好,你就是之前给我老公做咨询的老师吧,我叫王穗,我朋友都喊我小穗。”她甚至先打上招呼了,“你怎么称呼?”
try{ggauto();} catch(ex){}
南祝仁脸上的表情出现了要用【微表情分析】才能看出来的些微的阻塞感,然后迅速调整过来。
“我叫南祝仁,你可以叫我南老师。”
“南老师多大了?”
“24。”
“这么年轻就是心理咨询师啦?真好,哎呀,真好。”
南祝仁面不改色地维持微笑,伸手示意王穗请坐。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你丈夫咨询,刚刚了解了很多,也通过转接的资料收集了不少的信息。”
“但是还有一些情况,我还是想要通过家属的渠道来了解,希望你能够帮帮忙。”
……
咨询师收集信息以帮助进行个案概念化的三要素:来访者主诉、咨询师印象、他人印象。
这三个要素代表了“来访者自己眼中的来访者”、“咨询师专业视角中的来访者”、“他人第三视角中的来访者”。
三者结合起来,收集的信息就会相对全面了。
不过像是之前的陈婷、以及多数的来访者,都是选择自己过来咨询,并且相对忌讳被别人知道自己接受心理咨询这件事情。
所以很多情况下咨询师都收集不到【他人印象】这一部分资料。
这回难得有来访者带了家属陪同,南祝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恰好,南祝仁也希望通过与王穗的对话,验证一下自己之前在咨询中收集到的部分信息。
首先,南祝仁希望通过王穗来了解如今李明路的生活环境。
“自从你丈夫得了抑郁症之后,一直都是你在照顾吗?”
与李明路咨询的时候,南祝仁几乎回避了所有“抑郁症”相关的词语,进行了轻量化的替代;而和王穗聊天则不同,南祝仁不但没有回避,甚至还会做一定程度的强化。
但是王穗的反应,却让南祝仁有些惊讶。
【没有“悲伤”……甚至没有任何类似相关的微表情反应,连“负面情绪”都相当少。】
【是因为时间太久适应了?不对……那起码也应该有“担忧”或者“关切”才对。】
【但是她现在在我说出“抑郁症”之后,没有体态前倾或者后靠防御的任何变化,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只有……】
王穗微微抬起下巴,眼睑周围的皮肤微微有兴奋的收缩:“是呀,都是我在照顾!毕竟我老公也找不到其他人了,而且交给其他人我也不放心。”
南祝仁这是第一次和王穗谈话,远远没来得及建立王穗的表情基准线。
但是现在,他看着王穗的反应,却有一种莫名的既视感。
这种反应,他之前见过。
那是——在陈婷的妈妈身上!
那是陈婷第二次咨询的箱庭治疗结束之后,陈妈上门,南祝仁顺势让陈婷和陈妈做了一次家庭治疗。当时为了引诱出陈妈认知中的矛盾点,南祝仁反复夸奖了陈婷是个“好孩子”。
而“陈婷是个好孩子”又论证了“陈妈是个好妈妈”,让陈妈获得了满足。
在当时,陈妈露出的表情,和现在的王穗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