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我在红楼权倾天下 > 第33章 徐中堂奏议平叛 薛姨妈显露家世

第33章 徐中堂奏议平叛 薛姨妈显露家世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我在红楼权倾天下!

神京,军机处。

两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摆放在首席军机大臣徐阁老的座案上。

徐大人乃文华殿大学士,在内阁已经干了快三年。

前些时日,原领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孔大人因病重乞了骸骨,退休回家了。

围绕谁补进军机处接任孔大人,徐阁老和吏部尚书王天官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双方的势力也相互攻讦,弄的整个朝廷都乌烟瘴气的。

很多工作都被搁置下来,关于东山省大旱的奏折虽然一日三封的送进来,皇帝也做了赈灾的批示,下达了诏书。

但由于争斗的双方势同水火,机构之间运行不畅,导致拖了好久都没执行下去。

当今的乾元帝见两人闹得实在不成体统,在请示过太上皇后,指定徐廷光徐阁老领了首席军机大臣的职务,成了事实上的帝国宰辅。

吏部王天官则加了太子太傅的虚衔,以示荣宠。

至此尘埃落定,双方都偃旗息鼓,朝政也终于正常的运转起来。

徐阁老,如今应称之为徐中堂,进了军机处后,立刻大力推进赈灾事宜。

从东山省上奏的各份题本来看,经过之前的耽搁,当地的灾情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说是饿殍遍野也绝不为过。

如此大规模的旱情,不及时处理,酿出民变就麻烦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眼前的两份河道总督的折子正是上奏了发生在济州的反叛之事。

头一份奏折说,一个叫林白的人,趁着天降大旱、流民四起,聚众造反了。

反贼占了永嘉县城,前去围剿的官军马队因主将一时大意,误中贼人埋伏,遭遇小挫,主将也中流矢而亡。

虽然里面说的花团锦簇,将这些反贼比喻成癣疥之疾,好像朝廷只要随便派点军队就能剿灭。

但徐中堂也是老于世故的,知道下面的人为了推卸责任,惯会粉饰太平。

既然永嘉县城失守,马队主将战死,那这场叛乱就小不了。

果然后一封奏折就说了,反贼马队偷袭了济州的运河码头,官军殊死抵抗,最终打退敌人,力保城池和码头不失。

徐中堂看了,气的差点笑出声来。

什么狗屁力保城池和码头不失,济州城可能没事,运河码头绝对被贼人攻占过。

要不然那几十条漕船怎么都被火箭点燃焚毁了,估计是被人搬空了粮食,怕上面怪罪,就毁灭证据了吧。

两份奏折中都提到了一个人物,反贼骑兵头目。

其人姓名不详,来历不明,却勇武异常,手下骑兵也军纪严明、战力出众。

夺永嘉县城、败河标马队、攻运河码头,竟都是此人带着手下骑兵所为,可见确是一员猛将型的人物。

反贼有如此犀利的骑兵,又离运河颇近,若不能早日平定,漕运必受影响。

到时候粮食运不过来,神京米价沸腾,官民生怨,他这个首领军机肯定会被问责!

无奈的叹了口气,徐中堂带着两份折子求见乾元帝。

皇帝李殿铨正准备用膳,认真的将奏折看了一遍后,他略一思索,开口问道:

“徐先生怎么看?”

徐廷光赶紧将他的对整个事件的理解详细的描述了一遍,末了建议道:

“反贼骑兵犀利,普通步卒恐难抵御,为保漕运安全,可速调长安刺史和德州刺史手下马队,汇合东山省抚标一营,再从周边抽调兵马,交由巡抚统一指挥,命其克日平叛,不得有误。”

乾元帝想了想,说道:

“就这么办吧!”

而后便用食指点着折子,目光看向徐廷光,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个反贼骑兵头目可知底细?”

“不知,臣即刻便命下面严查。”

乾元帝幽幽的说道:

“是个人才啊,这样一员猛将,朕还真想见见!”

-----------------

王佑驱逐林白等人后,又将城中众人安抚一遍。

由于天色已晚,他安排好城防值守之人,并一一巡视各城门后,便回到了安歇之处。

今日下午,燕儿便带着薛姨妈并众丫头搬来了县城,王佑因忙着筹划大事,并没有亲自迎接。

之前冷清的小院,一下子增添了许多人气,今日杀人无算的他,心中竟升起几分安宁的感觉。

燕儿领着小丫鬟们匆匆迎了出来,薛姨妈也低着头跟在后面。

见王佑浑身血渍,众人都吓了一跳。

燕儿忙冲上来,拉着衣襟上下打量,嘴里还焦急的询问:

“不是传来消息说没事吗,怎么身上这么多血,可是伤到了哪里?”

王佑呵呵的笑着说:“都是别人的血,你又不是不知二爷的本领,这些臭鱼烂虾怎能伤的了我!”

try{ggauto();} catch(ex){}

燕儿急得眼睛都红了,泪水噙在眼眶中,马上就要流下来。

听了王佑自得的话,她立时破涕为笑,嗔怪的捶了一下眼前的男人,娇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