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长老会 (第2/2页)
林清远站出来,把圣妖司送礼的事情又简单转述了一下。
方丈对帝流浆似乎也很重视,当下说,将其中一缕奖给本年功劳最大者,另一缕则收入库房,日后再取用。
朱长老也发了言,夸赞了一番俗务堂新长老的表现,然后又强调了一番为民除害的大道理,呼吁方丈再调几位弟子进俗务堂。
方丈就这件事问了一圈,二十三位长老躲躲闪闪,当然还是不了了之。
王和自问,他来俗务堂后,其实可以说是没有办一件事——严格来说,第一桩事情就没有办成。
朱长老眼下夸赞他,显然是在给王和抬高身价。可惜他并不知道,过一会王和就要和他背道而驰了。
一圈俗事说得差不多了,方丈道:
“后面来说说,东迁的事情。”
“赞成的,表个态吧。”
一圈长老一改方才死气沉沉的模样,一个个慷慨激昂起来。
什么圣妖司东逼,真清派岌岌可危。
什么仓水龙王有大神威,若与真清派强强联手,必能与圣妖司分庭抗礼。
什么东边老仓山也是一处风水宝地,真清香火尚有后继,河东百姓数量较真清山下更为多,发展教派信仰颇有便利。
十来位长老依次发言,像是商量好的一般,居然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理由。
王和心道,若不是这方丈有一锤定音的权力,恐怕早已人心涣散。
方丈像是听厌了,一摆拂尘。
“行了,都知道了。你们说了几年了,半点新意也没有。那么,除了我、监院、还有之前的四位长老,这次还有不同意的吗?”
全场一下子鸦雀无声,半晌无人答话。
方丈看了一圈,沉重地吐了口气。看样子仍然和前边数百次长老会一样,这件事情就要不了了之。
他正要开口,再次陈述一下不能东迁之患——
这时,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朱长老的意料,一个沉稳铿锵的声音骤然开口:
“我反对。”
满殿人,自东南西北方,看向了大殿正中那个缓缓起身的年轻人。
当然是王和。
他瘦削的身子站在殿中,渺渺一身,却自有一股头顶皇天脚踏后土的气魄,自下而上,目光灼灼,直直看向老方丈。
方丈恍惚间觉得王和并没有看自己,而是看的自己背后的三清,一时间惊疑不定,身子不安地动了一下。
王和又看向了两旁的长老。他一张脸一张脸的扫过去,和每一位长老对视着,有人回避,有人直视。
他们中有的人形容枯槁,有的人鹤发童颜,有的人皮肤如老皱的陈皮,有的人两手肿烂得像秃鹫爪子,有的人眼神浑浊如支气管炎患者咳出的痰。
这是二十三位老迈的长老,和一头猪。
无论是谁,见了这一群人,恐怕都会有这样的念头:
真清派老了。
老人喜欢妥协,喜欢拖延着维持现状,不喜欢冒冒失失。
可是王和仍年轻,他身后真清派的弟子们还年轻。
王和不再看这些老家伙,转过身子,看向了殿下一个个屏气凝神的弟子们身上。
这一次,他们没有窃窃私语,一个个年轻的面庞,上面浮现出种种神情。
惊讶,不屑,错愕,惶恐,钦佩。
最重要的,还有质疑。
这是年轻人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年轻人最危险的品质。
王和微微颔首,最后还是看回了大殿正北方的方丈。老方丈的眼睛微眯,猜不透他要做什么。
王和心神一动,一个卷轴出现在手上。
既然委身于百口难辨之际,便要作声于万众嗫嚅之时。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