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一章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李敬业抿着嘴,缄默不语。
祖父之言当然有道理,可问题在于自己为何要等?
为何是等着捡祖父遗留的荣光、权势,而不是自己亲手去取?
等来的东西与取来的东西,意义不同。
李积见状,很是头疼,语气不免严厉起来:“我们这等人家看似功勋赫赫、权势滔天,实则等同于众矢之的,不知多少人暗中窥视,只等咱们犯下大错便将咱们从高高在上的地方拉下去,踩入尘埃、不得翻身。年轻人志存高远是好事,但志存高远与好高骛远仅只是差了两字而已,要分得清其中的区别!”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当年他顶着一个世家子弟的名头实则一无所有,故而可以入瓦岗、投王世充、降大唐,一身本领冲锋陷阵死中求活,闯下赫赫功勋、偌大家业。
那时候,任何风险都可承担。
然而今时今日,高官得坐、权柄赫赫,所求已是稳定,而一动不如一静,只要局势稳定自然可保荣华富贵,怎能反而主动求变呢?
一旦变了,便有跌落尘埃之风险。
李敬业似乎也明白了祖父的谆谆教诲,颓然点头:“祖父教训的是,孙儿明白了。”
但心里却未必服气。
您也知我是年青人,可年青人自当锐意进取、志气冲霄,若是循规蹈矩、坐享其成,那还算什么年青人?
纵然家世不凡、荣华富贵,亦是冢中枯骨而已。
*****
天幕深深、天山隐隐,风雪弓月道。
房俊安排人护送咥运前往长安,且同时给李承乾写了一封“举荐信”,恳请赐予咥运鸿胪寺官员,并“保护其安全”……
而后,一行人在腊月初由轮台出发,前往弓月城。
抵达弓月城当日,已是除夕。
弓月城背靠山脉、俯视河谷,即便落雪茫茫,伊丽水依旧波浪滔滔、滚滚西流。
丝绸之路的北路经由伊吾、庭州、石河子等地,进入弓月城,由此继续向西。故而,城内城外汇聚了东来西往的商贾、货殖,很是繁华。
一队骑兵自东而来,旌旗招展、军威鼎盛,顶风冒雪进入弓月城的画面,使得诸多商贾唉声叹气、忧虑满满。
有唐人商贾哀叹:“这好好的,咋又打仗?”
“怎知又要打仗?”
“我自长安一路而来,期间舟车不停,想着尽快将这趟货送往大马士革然后回来。刚刚入城那位,便是咱们大唐太尉、越国公,离京之时被任命弓月道行军大总管……不明白?就是全权负责弓月道乃至于整个西域的战事!”
“我自大马士革而来,那边的确汇聚了不少军队,可至多也不过十万人而已,前次二十万大食军队侵犯西域,被这位越国公打得大败亏输、丢盔卸甲,十万人也敢来?”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一仗对于大食来说,他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这是为何?”
遂有唐人商贾解释了何谓“顺差”“逆差”,听得胡人商贾一脸懵逼,这打仗自古以来就是为了地盘、人口,与商贸货殖何干?
做买卖比的就是谁家货好、谁家价低,且沟通有无,赔钱了就在货殖质量、价格高低上用心,哪有做买卖赔了便开战的道理?
“咱们大唐注重生产,如今工匠之地位不断提升,各种生产工艺层出不穷、精益求精,这就导致货物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低,天下各国哪一个不对大唐货物趋之若鹜?”
“可除去大唐之外,所有国家根本不懂生产,只知掳掠抢夺,货物工艺粗糙、成本居高不下,哪有人买?长此以往,大唐的货物源源不断涌入大食,赚取金币。可咱们却看不上大食生产的货物,长此以往,大食的钱币流入大唐,等于他们费力抢来的财富被大唐用货物赚走……他们如何甘心?”
周边聚拢过来的商贾纷纷点头,予以认可。
“确实如此,譬如我此次所贩之货物为竹纸,西边没有这个,所以价格极高,所获颇丰。可咱们东西行商,总不能空着手回来吧?回程的时候总是要从当地购买一些东西回去大唐贩卖……可他们实在没什么可买啊,也只能装一些胡桃、胡椒这些玩意,香料已经算是最好的了,这些东西回去大唐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能把回程的费用赚回来已经谢天谢地。”
不少胡商脸色不好看,却也不能反驳,大家都是前往大唐购置货物,而后贩卖至世界各地赚取钱帛,往大唐贩卖货物则获利极小……
“还是你们唐人好啊,不仅购置货物没有限制,税收也低,咱们这些胡人从长安东西两市购买货物,种种限制不胜枚举,这也不行、那也不许,还要课以重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