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六百四十三章 鼎立之势

第六百四十三章 鼎立之势 (第1/1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南宋之霹雳风云!

在外界看来,当下的局势颇似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只不过不管是蒙古、临安政权还是霹雳军,都对这种说法不以为意。在蒙古看来,自己的领土东抵高丽和女真故地,南到波斯和大食,西到金帐汗国草原,北抵冰天雪地的冻土地带,辖地何止万里,那里是偏安汉地北部的曹魏所能比的。忽必烈乃心怀大志的一代雄主,为了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既成为草原民族的天可汗,又成为汉人的皇帝,他已下定决心要扫平六合,降服临安朝廷与霹雳军。为此他已在霹雳军十四年底,采纳了刘秉忠等人的建议,建国号为大元,定都于大都(北京),其旗下的蒙军也改称为元军。

在忽必烈看来,宋国偏安东南一隅,赵氏政权主弱臣悖,实属吴下阿蒙,大元统一天下实属天命所归。临安治下虽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又经济富足,然军力孱弱,只不过是肉多抗揍的肥羊而已。在元军一众将领看来,宋军空有百万之众,皆不过插标卖首者,是等着他们前去获取的战功。实际上这种认知并非元军狂妄自大,而是战事的真实写照。宋蒙两军交战,蒙军往往能在野战中击败十倍于已的对手,若是没有优势水军或坚城利堡,宋军更是一触即溃,一败涂地。要命的是,在刘整等降将的帮助下,元军的水军日益强大,也铸造了大量火炮用于击破宋军的坚城。

在元军看来,霹雳军更难对付,虽然其人口更少,面积更小——他们根本不知道霹雳军海外领地有多大。由于出色的保密工作,霹雳军展露在外界面前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忽必烈认为,蒙军被赶出巴蜀不过是一时大意,且其正值阿里不哥叛乱,战略重心也放在北方草原和对宋作战上,无暇顾及巴蜀战局,且纽璘与汪惟正所部不过是偏师而已。在他看来,霹雳军治下核心不过巴蜀和流求而已,大理、交趾等羁縻之地短期内不仅没有助力,反倒会因派兵驻守而分散军力。元军诸将也认为,霹雳军不过是凭借犀利火器和艰险的蜀地才得以守住,否则绝非骁勇北地男儿的对手。

忽必烈只是将霹雳军看成其一统天下的难缠对手,但并没有认为其是心腹大患。在他的谋划之中,元军将以雷霆之势灭掉临安政权,将霹雳军困死在巴蜀与大理角落之地,然后再整合江南庞大人口和海量资源,大力发展水军和火器。元军的火器与水军虽然不如霹雳军,但数量能弥补质量的不足。再说元军还有超过十万的铁骑,凭借着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可以频繁骚扰,削弱霹雳军的战争潜力。忽必烈坚信,到时侯凭借着占据大半个汉地的优势和军力上的绝对优势, 即便是拼消耗也会将霹雳军拖瘦、拖死。

当然,忽必烈也不想出现三国时吴蜀联合抗魏的情况,他的策略是先稳住霹雳军,让其攻宋时袖手旁观,这也是他并没有禁绝双方民间商贸往来的重要原因。为此,在襄阳战事正酣之时,忽必烈派出礼部尚书廉希宪出使霹雳军。作为汉化极深的畏兀儿人,廉希宪颇有外交手段,其虽明知霹雳军在名义上乃为大宋臣属,但仍然以元廷的名义向欧阳轩递交国书。在国书之中,元廷提议两国为叔侄之国——元为叔,霹雳军为侄,将霹雳军地位提到与大宋平起平坐的地位。除此之外,廉希宪还向欧阳轩转达了忽必烈的建议——两军结盟攻宋分其地,事后由霹雳军据有荆湖南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和江南西路。

不得不说忽必烈的提议很有诱惑力。这四路面积占临安治下面积的三分之一,也有潭州、岳州、广州等重要城市,江南西西路更是富庶之地,人口甚至高达八百万以上,如果获得以上地区,将会使霹雳军实力暴增。更重要的是,以上地区要么与霹雳军控制区接壤,要么播州毗邻,获得后可与原有辖区连成一片。即便元军翻脸,霹雳军也可以凭借着以上四路形成的战略纵深,获得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

欧阳轩当然知道忽必烈的话不可信,熟读史书的他当然不会重蹈宋廷的覆辙。宋廷一贯目光短浅,先是与金联手灭掉了契丹。没有了汉化后变得文明的契丹的阻挡,更加野蛮的金人策马南下攻破汴京,掳走了钦、徽二帝和大量宗室官员,惨遇牵羊之礼悲惨境地。差点被团灭的赵氏政权,不得不迁到临安,偏安江南一隅。此后,宋廷并没有吸取靖康之耻的教训,又与蒙古与合力灭掉了金国,这才有了眼下鞑兵连年侵边,以致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陷入政权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窘境。

欧阳轩严辞拒绝忽必烈的提议,并非是怕元军灭了赵宋之后翻脸,而是他一眼看穿了其挑拔离间的险恶用心,使临安朝廷不会相信霹雳军会真心抗蒙。实际上,廉希宪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如果霹雳军同意联手更好,即便不同意,也会让临安政权产生狐疑之心。他故意递交国书,又明知霹雳军绝不会联蒙抗宋,仍然而为之,便是要在两者之间打下楔子。此事之后,无论霹雳军如何解释澄清,临安朝堂对霹雳军的警惕戒备都不会放松,更何况朝中高官不少人对霹雳军恨之若骨,他们的态度是“宁与外贼,不与家奴”。

临安朝堂的高官们正是占据在道德的制高点,以居高临下的心态,视蒙古人为野蛮的鞑贼,视霹雳军为家奴。在他们看来,赵宋政权才是华夏正统,也是天命所在,而蒙古人不过是来自草原的化外野人,是浑身牛羊腥膻味的臭鞑子,终究会像契丹人、女真人一样被更加野蛮的人所灭亡,而代表着文明与繁荣的赵氏政权将千秋不倒,永续传承。

霹雳军在临安政权高官们的眼中,不过帝国边垂之地兴起的汉夷混杂势力,是离经叛道的忤逆子。在霹雳军崛起之初,他们只将其当作可以予取予求的流民武装。当霹雳军的初露峥嵘,他们又将其视为如同播州一样听调不听宣的地方势力。眼下霹雳军日益壮大,俨然有分廷抗礼之势,他们又不情愿承认霹雳军已成为如同西夏一样的帝国隐患。

相对于蒙古人,临安朝廷对于源出华夏一脉的霹雳军更加仇视,不少人对欧阳轩的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的均贫富理念更是恨的咬牙切齿。蛮横的蒙古人只会使用武力,而霹雳军的以民为本的理念和清廉的治理,对底层的百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侵蚀着赵氏政权的道统基础,久而久之必将摧毁其统治根基。如果有选择,朝堂高官们更愿意“攘外必先安内”,先荡平霹雳军再对付蒙古人。

只不过形势比人强,在博弈的棋盘上,宋军从来不是主动的一方。蒙古人的一波波进攻让宋军疲于招架,根本无暇对付霹雳军。为了让霹雳军牵制蒙古人,防止其降元,临安高官们只得收敛手段,不敢过分激怒霹雳军。不过在他们看来,放下身段委屈求全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宋蒙达成和议,必然将霹雳军除之而后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