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都夜市尝美食 (第2/2页)
有的食客乐呵呵地送了个外号。
“瓦煲西施。”
只见“瓦煲西施”麻溜儿地从水缸里捞出一条黄鳝,一甩一扯;接着抄起一根圆木柄尖细铁锥,“嗖”的一下就把黄鳝头钉在木板凳上。
左手将黄鳝捋得直直的,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唰唰”两下就把鳝背划开了,又利落地分出脊柱骨。
被划成两半的鳝肉按二指半长切下来,装盘洗好放一边。
这一连串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没有半点儿拖沓,简直堪称完美。
“瓦煲西施”的小丈夫正在捣鼓另一道主食呢,他把洗得干干净净的猪肚,用那娴熟的滚刀法将猪肚切成规整的片状,然后整齐地搭配在一边备用,每片都差不多二指半长。
准备好的猪肚片有两种哦:一种是已经在开水里焯过的,另一种还是生的猪肚片呢。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要求来选择,要哪种就拿哪种,现拿现用,可方便啦!
这里的瓦罐煲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呢。
这大、中、小三种瓦煲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就像一列小士兵,下面则用炭火慢慢地煨着,那香味啊,真是让人馋涎欲滴!
大煲用鳝鱼猪肚片二二配比,另加二成莲藕条、蘑菇,再加二成骨头汤,刚好成八分满,这样炖煨不会沸腾溢出。
中煲用鳝鱼猪肚片三二配比,另加一成白莲子,再加一成半骨头汤,刚好八分半满。
小煲用鳝鱼猪肚片二三配比,另加二成白山药,再加一成骨头汤,刚好九分满。
三种瓦煲炖至七成熟,再加小磨香油和提鲜调料。
三种瓦罐煲应食客亲点,一会一罐热气腾腾的瓦煲就端到你眼前桌上。
向平看到这里,早已按捺不住,食欲大开。
“店家,来一罐中瓦煲!”
“好咯,马上到。”
“瓦煲西施”说罢冲向平莞尔一笑。
不一会,一中煲鳝鱼猪肚汤如期而至。
“少公子,你慢用。”
“瓦煲西施”说完一句客气话,神情一顿又说道:“公子,这夜市常来吗?是外埠来的?还是本土的?”
“瓦煲西施”一连提了三个问题,向平正欲喝汤吃肉,神色一呆说道:“离这不远,第一次光顾夜市。”
美貌摊主几句问话,戳到了向平的痛处。他只是呵呵敷衍了两句,更不敢说是一千多年后现代人穿越到这,这个秘密只有天知、地知和他自己知晓。
“公子常来,这里吃喝玩乐多着呢!”
向平的穿着打扮和气质风度、神情举止早已引起了“瓦煲西施”的注意力。
“啊啊啊、是是,这么多好东西不品尝可惜了。”
美女摊主见向平公子爷回话模棱两可,心不在焉,就不好多说什么。转身缓缓离去。
向平这才的安心的捏着精致小汤匙喝汤,味道鲜美异常;那微卷厚实的猪肚片绵弹细腻;那微张爽口嫩滑的鳝鱼片。
环顾四周,向平才觉得这摊位和其它摊位相比确实要大好多,所以这“瓦煲西施”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这道鳝鱼猪肚煲的味道实在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它融合了鳝鱼和猪肚的鲜美,再加上各种调料的精心搭配,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风味。
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香气,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
不过鳝鱼猪肚汤煲最忌和狗肉、狗血,柿子同时食用。
鳝鱼猪肚煲大中小罐分别为:二十文、十五文,十文铜钱。
向平付了钱,辞别了“瓦煲西施”两小夫妻。
一路慢步观景,往下缓行。
还有常见的馄饨摊、烧烤摊、烙饼摊……
间隔一段路又见捏糖人大叔在招揽孩童生意。
卖饰品摊位,各种各样的精品物件撩人心弦。
手工艺品摊位:有木雕、竹雕、根雕、石雕;还有各种竹编、藤编工艺品物件。
高雅字画艺术品摊位、古董玉器摊位……
在摊位另一处角落,围了一大群人,原来是卖杂耍在高声吆喝。
走的累,看的也累,撑饱的肚子也有点缩小。向平决定找一家茶店品茶,看斗茶。
正欲离开之际,后面杂耍场内传来一阵喝骂打斗之声。
向公子急忙赶了过去。
只见场内几个地痞流氓围着买艺两父女痛下刹手。
其中一个穿对襟横扣短衫、身形有点干瘦的青年人,手摇折扇,手下帮凶称其为“猴哥”,对父女下手极为狠辣。
一把折扇点、打、撞、扫、扣,砸一气呵成。
父女俩渐渐的落到下风,父亲被打在地,女儿双手被绑着拉走。
“嗖嗖”两道破风之声响起。
原来是向平临时从摊位抓了二根竹筷,运足劲力射向“猴哥”两膝盖处。
随即一个鹞子翻身,双手十指运劲如钢钩,向“猴哥”双耳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