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新官上任三把火(2) (第1/1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都市放牛!
江成志当选村支书后,站在村口那片荒芜的土地前,望着远处起伏的山丘,心中早有盘算。他深知,发展特色产业才是让桃花村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关键,而林果经济,就是他为村子谋划的致富之路。凭借着自己之前承包 50 亩荒地种果树积累的经验,他下定决心,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带着大家一起干。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江成志就来到德贵叔家。德贵叔种了半辈子地,对土壤、气候有着敏锐的感知。江成志满脸诚恳地说:“德贵叔,我想带着大伙种果树,您经验丰富,可得多帮衬帮衬。” 德贵叔被江成志的热情打动,没多犹豫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此后,江成志开启了挨家挨户的走访。每到一户,他都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林果种植的前景:“咱们村的土地、气候都适合种果树,我自己承包那 50 亩地,去年果子卖了不少钱。只要大家愿意干,我把技术全教给大家,销路也不用愁!” 可一开始,村民们大多心存疑虑,担心投入了精力和成本,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为打消大家的顾虑,江成志组织村民到自己的果园参观,现场演示果树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当大家看到硕果累累的果园,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果香,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期待。杨秀娟、花婶、德贵叔、铁牛和田菊花两口子、村妇女主任兰香、刚退伍回来的陈公信等80多户村民都加入了开荒种果树的大军。
万事开头难。村里不少村民虽然信心满满地答应种果树,可是家中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购买果苗、化肥、农药。花婶家为了供孩子上学,早已家徒四壁,面对种植果树的费用,她愁得直掉眼泪:“成志啊,婶子也想跟着干,可实在是拿不出钱啊。” 江成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处奔走,跑遍了县里的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笔专项扶持资金,又联系银行,为村民们争取到了低息贷款,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资金问题解决后,病虫害又成了大麻烦。一天清晨,退伍军人陈公信慌慌张张地跑到村委会,声音颤抖地说:“成志,不好了!我家果园里的果树叶子上全是虫子,果子也被啃得不成样子了!” 江成志立刻带着德贵叔赶到陈公信承包的果园,只见果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蚜虫,不少果子已经发黑腐烂。德贵叔眉头紧皱:“这是蚜虫泛滥,得赶紧打药,不然整片果园都保不住!” 但村民们对于农药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并不熟练,江成志二话不说,亲自示范。他一边调配农药,一边耐心讲解:“这个药和水的比例一定要准确,多了会伤果树,少了又杀不死虫子。喷洒的时候要均匀,叶子的正反面都得照顾到。” 在江成志和德贵大叔的指导下,村民们连夜对果园进行了防治,终于控制住了病虫害的蔓延。
除了病虫害,技术操作失误也让不少村民吃了苦头。铁牛在修剪果树时,因为下手太重,剪掉了太多的枝条,导致果树生长缓慢。他蹲在果园里,望着光秃秃的果树,懊悔不已:“我以为剪得越多越好,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江成志得知后,带着专业的修剪工具来到铁牛的果园,手把手地教他修剪技巧:“修剪果树要根据树的生长情况,保留主干和主要的结果枝,剪掉那些病枝、弱枝。” 在江成志的帮助下,铁牛的果树渐渐恢复了生机。
在江成志的带领下,桃花村很快掀起了开垦荒地的热潮。每天天还没亮,村里就热闹起来,村民们扛着锄头、铁锹,推着独轮车,浩浩荡荡地向荒地进发。尽管困难重重,但大家的干劲却越来越足。江成志更是以身作则,总是最早到、最晚走。长时间的劳作,让他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衣服也常常被汗水浸透,可他从不喊累。德贵叔一边干活,一边给村民传授经验:“这挖坑得讲究,深度和宽度都有标准,以后果树的根才能扎得稳。”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努力,村里 800 亩荒地全部种上了果树苗。看着漫山遍野嫩绿的树苗在风中摇曳,村民们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但江成志清楚,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解决销售问题。那段时间,他四处奔波,跑遍了周边的城市,联系各路客商,还专门到县里的农业部门请教。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江成志成立了桃花村林果销售公司。他站在村委会前,向村民们郑重承诺:“大家放心种,果子成熟了,我们公司高价收购,保证大家的辛苦不白费!”
村主任吴二蛋看着江成志干得热火朝天,心里又嫉妒又不服气。他暗中使坏,到处散播谣言,说什么 “种果树根本赚不到钱,江成志就是想骗大家”。可村民们早已看清了他的为人,对于这些闲言碎语,大家都选择了无视。
时光流转,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桃花村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甜气息。桃花村林果销售公司的收购点热闹非凡,村民们推着满载果子的三轮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江成志亲自在现场指挥,黄红英在他旁边配合,一脸小女儿情态十足,尽显“内当家”的干练。江成志为了提高水果的附加值,还。安排专业人员对果子进行分拣、包装。
桃花村的林果很快打开了市场,订单源源不断,江成志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终于旺旺地燃烧起来。这一年,村民们的收入就翻了几番。消息传到镇上,周边村子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桃花村成了镇里名副其实的 “第一村”,还被评为 “特色产业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