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 第181章 诸国模仿

第181章 诸国模仿 (第2/2页)

\大王,\张开提醒道,\郑国已经举家迁往秦国......\

与此同时,

楚国朝堂上,群臣正在热议秦国的变化。

\秦国这一招确实高明。\春申君黄歇分析道,\修路不仅便利商旅,更重要的是收买了民心。\

楚王正襟危坐,目光如炬:\听说他们的官道修得极好?\

\确实如此。\黄歇展开一幅图纸,\这是探子带回的路基结构图。秦国的道路采用五层填土法,既结实又耐用。\

\那我楚国为何不能修这样的路?\楚王站起身,\传令下去,立即组建道路工程司,由春申君统筹。\

黄歇却有些担忧:\陛下,修路虽好,但需要大量钱粮物资。我国现在......\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楚王摆摆手,\虽然没有秦国那般富裕,但也不能坐视不管。否则商旅都往秦国跑,我楚国还如何发展?\

于是,楚国的修路工程正式启动。工地上,监工们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

\这层夯得不够实,重新来!\工头认真检查着路基。

\填料比例不对,赶紧调整!\技术人员仔细核对着配方。

然而,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

由于国库空虚,工程款项主要靠加征赋税来筹措。

\大人,这税收得也太重了吧?\一个商贾抱怨道,\我们做点小生意已经很不容易了。\

\没办法,修路要花钱。\税吏无奈地说,\你们就当为国出力吧。\

工地上的民工们更是叫苦不迭。虽然有工钱,但与付出的劳动相比实在太少。

\秦国的工匠不但工钱高,还能学到技术。\有人小声议论,\我们这干得累死累活,到头来还是穷光蛋一个。\

春申君每天都在为钱粮发愁。

\陛下,再这样下去只怕要出问题。\他向楚王禀报,\百姓的负担已经很重了。\

\那秦国是怎么做到的?\楚王不解地问。

\关键在于循序渐进。\黄歇解释道,\他们先发展工匠技艺,再推广铁器,积累了足够的财力才开始大规模工程。而我们......\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楚王叹息道,\工程已经开始,总不能半途而废。\

就这样,楚国的修路工程继续进行。质量确实不错,但代价是沉重的民生负担。

与此同时,赵国也开始效仿秦国修建水利。和楚国一样,他们在技术标准上很是严格。

\宁可慢一点,也要把工程质量保证好。\蔺相如强调。

然而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了。

为了筹措工程款项,赵国不得不加征赋税、摊派钱粮。

一个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开始显现。

商贾负担加重,交易量减少,农民收入下降,消费能力降低,市面萧条,税收锐减。

\这可真是个怪圈。\蔺相如感叹,\想做好事,却把百姓逼到了绝路。\

各国的仿效工程陷入了两难:

要保证质量,就必须增加投入。

要增加投入,就必须加重赋税。

赋税加重,又会影响民生。

\秦国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诸国君主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一个商人道出了真相:

\秦国修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们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我们只顾了修路,却忘了初衷。\

这番话让诸国君主陷入沉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