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南辕北辙 (第2/2页)
\可不是吗!我表兄就在秦国做工,\一个年轻人忍不住接话,\不但工钱高,还学了一身本事。现在家里盖起了新房子,日子过得红火着呢!\
这样的议论在各国边境处处可闻。
百姓们对比着两边的差距,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大王,不好了!\韩国边境守将匆匆入宫,\又有一批百姓连夜迁往秦国了!\
\多少人?\韩王脸色铁青。
\这次有两百余户,大多是手艺人家。\守将禀报道,\他们说......\
\说什么?\
\说宁愿去秦国做工,也不愿在这里受苦。\
韩王猛地站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了。
但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他都感到一阵心痛。
同样的情况也在其他诸国发生。
魏国的一个村子,一夜之间走了大半户人家。
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趁着夜色,悄悄向秦国方向迁徙。
\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巡逻的士兵拦住一家人问道。
\去投靠亲戚。\男主人支支吾吾地说。
士兵看了看他们的行李,又看了看他们惶恐的眼神,突然叹了口气:
\快走吧,天亮前务必过了边境。\
\这......\男主人一愣。
\我也有个兄弟在秦国。\士兵低声说,\那边确实比这里强。去吧,别让孩子们再受苦了。\
各国君主对此束手无策。
严加防范吧,边境线太长,防不胜防。
不管吧,眼看着百姓一批批流失。
\这是何苦来!\楚王愤怒地摔碎了茶盏,\我们也在修路,也在兴修水利,为何百姓却都往秦国跑?\
春申君黄歇叹息道:\因为我们只顾了修路,却忘了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民生啊!\黄歇说道,\秦国修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们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却本末倒置,为了修路反倒让百姓吃苦。\
这番话让楚王陷入沉思。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工程已经投入巨大,停不得。继续干,又实在无力维持。
就在这时,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
秦国在边境设立了专门的接待站,为投奔而来的各国百姓提供食宿和工作机会。
\这......\诸国君主闻讯,面如土色。
秦国这哪是在修路,分明是在收买人心!
可偏偏对方做得光明正大,让人无可指责。
夜深了,边境依然有零星的人影在移动。
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义无反顾地奔向秦国。
而在秦国境内,郑国正在工匠学堂里给新来的学员们上课。
这些学员中,不少都是从其他国家来的能工巧匠。
\在这里,不但能学到技术,更重要的是受到尊重。\
\这才是我们渴望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