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年 设西厂 (第2/2页)
过了几日,指挥使司传来消息,说指挥使大人决定先派人去收集西厂更多违法乱纪的证据,然后再寻合适的时机,向陛下上奏,弹劾西厂,让陛下知晓西厂的所作所为,也好做出正确的决断。林羽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总算有了一丝希望,他主动请缨,加入了收集证据的队伍,和同僚们一起暗中调查西厂的种种劣迹。
在调查的过程中,林羽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西厂行事极为隐秘,且对自身的消息把控很严,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有所察觉。有一次,林羽和几位同僚正在跟踪一个西厂的可疑人员,眼看就要找到他们一处秘密据点了,却不想被对方发现了,西厂的人立刻围了过来,双方差点发生冲突。林羽等人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好不容易才摆脱了追击,可也因此打草惊蛇,让后续的调查变得更加艰难了。
但林羽并没有气馁,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哪怕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一点一滴地收集着证据,有西厂缇骑敲诈勒索普通百姓的证词,有他们诬陷官员、制造冤假错案的文书记录等等,随着证据越来越多,林羽心中也越发有底了,只盼着能早日将这些证据呈到陛下眼前,让西厂受到应有的惩处。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证据整理好,上奏朝廷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西厂不知从哪儿得到了风声,知晓了锦衣卫在暗中调查他们,汪直大怒,立刻下令对锦衣卫展开反击。一时间,锦衣卫的不少人都被西厂以各种借口抓走审讯,林羽也被列入了他们的抓捕名单之中。
林羽得知消息后,不得不东躲西藏,可他心中依旧想着要将证据送出去,不能让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在躲避追捕的过程中,他得到了一些平日里交好的百姓和同僚的帮助,他们为林羽提供藏身之处,传递消息,让林羽十分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要扳倒西厂的决心。
终于,在一番艰难的周旋之后,林羽找到了机会,将收集好的证据通过一位可靠的大臣,呈到了宪宗皇帝的面前。宪宗皇帝看着那厚厚的一沓证据,心中十分震惊,他原本以为西厂只是在履行职责,监察臣民,却没想到他们竟做出了这么多违法乱纪的事儿,当下便龙颜大怒,下令对西厂进行整顿,严惩那些作恶多端的西厂缇骑,并且暂时限制了西厂的权力。
消息传开,京城内外的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林羽也松了一口气,他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看着那重新恢复了些许往日热闹与安宁的街市,眼中闪着泪花,心中感慨万千。这一番经历,让他深知权力若不加以制衡,便会滋生腐败与恶行,而守护这天下的安稳,守护百姓的生活,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着各自的发展与变化。
在朝鲜,正处于李朝时期,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尊崇儒家思想,以科举选拔人才。政治上为封建君主制,重视农业发展,开垦大量农田种植水稻等作物,手工业如陶瓷、纺织等也有一定发展,与明朝保持着密切的朝贡贸易往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互通。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势力逐渐崛起,纷争不断,将军虽名义上掌控政权,但实际权力有所分散。其独特的武士文化盛行,武士遵循忠诚、荣誉等严格准则,在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经济方面,农业是基础,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贸易活动增多,也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形成了如茶道、能剧等特色文化形式。
奥斯曼帝国正处于不断扩张的强盛时期,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其军事力量强大,凭借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组织架构,不断征服周边地区。在文化方面,融合了多种民族和宗教元素,伊斯兰教影响深厚,同时吸收了拜占庭等地的文化特色,建筑艺术上宏伟的清真寺便是例证,商业贸易也十分繁荣,掌控着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法兰西王国在中世纪晚期,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但城市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商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纺织业、酿酒业等颇具规模。文化上,大学逐渐兴起,学术氛围日渐浓厚,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一定基础。
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在这一时期虽然面临着内部的诸多矛盾和外部的一些压力,但依旧在文化、建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发展,伊斯兰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众多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风格,农业依旧是主要的经济支撑,种植着小麦、棉花等作物,并且有着繁忙的内陆贸易活动,连接着不同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