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论资排辈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白洞修仙!
百年前那段战乱的年代,本门差点断了传承,留下来的先祖不多,辈分最大的那一位是研习金刚经的祖师。
后来重启山门,祖师赐排辈分时,按佛门惯例要用偈语,这位师祖就用了金刚经上的偈语:“金刚一心,即非非心,传持偈语,福德永昌。”
之后的第一代是“金”字辈,第二代是“刚”字辈,第三代是“一”字辈,第四代是“心”字辈,以此类推。
按这样排序下来实际也无不可,当中重复的字去除掉就好了,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
原本平凡无奇的事情,在岁月的流转中却意外地掀起了波澜。一位名字中带“福”的衙内率队而至。这本是稀松平常之事,毕竟名字中带“福”的人比比皆是。然而,庙中却有几位与方丈不和的“高僧”,他们心怀不满,于是向外界举报了寺庙内部的辈分排列问题。
这位衙内恰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疑惑地想着:要与自己排辈分?“福”字辈的人似乎还未出生,难道要自诩为他的祖宗?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寺庙遭到了取缔、抄家的惩罚,一时间庙内人心惶惶,乱作一团。
方丈急忙以佛门规矩与世俗不相通的理由进行解释,但那些有意找茬的人根本不愿倾听。在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之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片混乱、一地鸡毛。
这场风波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惊动了某位大人物。这位大人物曾在战争年代与队伍失散,躲在寺庙中得到了前辈僧人的庇护。他与衙内的势力相当,出于对当年一粥一饭的感恩之情,他给了方丈一次当众解释的机会。
于是,衙内们对寺庙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方丈则一一承认了错误,并对所有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反思。尽管其中不乏无理取闹、无中生有的指责,但方丈态度诚恳,最终得以过关。
然而,唯独辈分排列的问题涉及到了衙内的面子,实在无法回避。这个里应外合、内外勾结的锅最难甩掉。
在绝境中,方丈的求生欲激发了他的智慧。他急中生智地解释道:“我们‘金刚一心即非非心’的偈语只是为了起名方便而有所参考,并非真正的辈分排列。光‘心’字就有两个,‘非’字也有两个,‘心’字辈的人可能是师祖,也可能是徒孙。我们小庙的辈分一直比较混乱,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被误传了。信佛的人都是随遇而安,师傅可以是徒弟,徒弟也可以是师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与辈分毫无关系。”
最后,方丈请几位闹得最凶的衙内重新修改规则,但这几位衙内拿起经书一看,通篇能认识的字不到一手,于是严词拒绝了这个请求。毕竟,衙内们也是要追求进步的,怎么会愿意为寺庙背书呢?于是,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次成功的糊弄被方丈当成力保本门不失的功绩,糊弄人的说辞就糊弄成了传承。“心”字辈还好一点,毕竟隔着远,这个“非”字辈就有点尴尬了,所有高僧斋戒诵经请示佛祖后,商议结果是,第一代“非”字辈名字统一用一个字,第二代全都用两个字,好在没有第三代,如果重复七代人,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一句诗词了。
浩劫之后,曾经出卖寺庙的僧人被定义成了叛徒,能走的几乎都走了。大环境使然,被吃到瓜唠的人太多,非常大师这一支的直系先祖出过陷害方丈的叛徒,还不止一名,非常大师就被赐名了一个“礼”字。
那个年代非礼这个词还没有传入现代的意思,顶多就是孔老夫子的话:有来无往非礼也。仅仅是不合于礼的意思,倒是也算贴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