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重新开始 (第2/2页)
科研团队立刻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他们根据探测机器人提供的数据,运用专业的地质建模软件,绘制出了详细的矿脉分布图。
同时,结合月球的地质构造特点和以往的探测经验,对矿脉的规模、储量和开采难度进行了初步估算。
经过严谨的分析,他们认为这片矿脉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如果能够成功开采,将为龙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然而,在探测过程中,探测机器人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
在穿越一片布满巨石的区域时,一块巨大的岩石突然滚落,从高处急速坠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探测机器人搭载的智能避障系统迅速启动。
先进的传感器第一时间捕捉到岩石的运动轨迹,内置算法在瞬间计算出躲避方案,控制探测机器人的行动机构迅速做出躲避动作,向左后方敏捷地移动了数米,成功避开了巨石的撞击,避免了一场可能的严重事故。
这一事件让科研团队意识到,即使经过了精心的维修和准备,月球探索过程中仍然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
他们立即对探测机器人的避障算法进行了优化。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此次事件中避障系统的响应过程,发现了算法在面对突发大体积障碍物时的反应时间存在优化空间。
他们通过改进算法的逻辑结构,提高了传感器数据的处理速度,增加了对不同类型障碍物的预判断功能,从而提高其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应对能力,确保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保障探测机器人的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探测机器人逐渐接近了此次任务的重点探测区域——一座神秘的环形山。这
通过雷达探测器的扫描,发现环形山内部的地下结构十分特殊,似乎存在着一些巨大的空洞和通道。
这一发现引起了科研团队的极大兴趣。他们推测这些空洞和通道可能是由月球内部的火山活动或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月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或许曾在地下开辟出这些巨大的空间,而后又因地质变迁而被封存;又或者是远古时期小行星猛烈撞击月球表面,强大的冲击力在地下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通道。
而这些空洞和通道中,或许隐藏着更多珍贵的资源和科学奥秘。
为了进一步探索环形山内部的情况,苏澈决定让探测机器人进入环形山内部进行详细探测。在进入之前,科研团队对探测机器人的各项设备进行了再次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
同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之前的探测数据,构建了环形山内部的虚拟模型,为探测机器人制定了详细的探测计划和安全预案。
规划了多条行进路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并设置了多个紧急避险点,确保在遇到危险时探测机器人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区域。
探测机器人缓缓驶入环形山内部,周围的环境变得愈发神秘而危险。巨大的岩石如同巨人般矗立在四周,地面崎岖不平,给探测机器人的行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它凭借着先进的地形适应能力和智能导航系统,稳步地向前推进。
在前进过程中,探测机器人不断地采集数据和图像,并实时传输回基地。
科研团队根据这些数据和图像,对环形山内部的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