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士大夫有很多种 (第2/2页)
时势造英雄,一年后,杨鹤的招抚政策失败,洪承畴是那么的显眼,崇祯不需要经过朝议,顺利成为三边总督。
仅仅三年时间,洪承畴从一介参议掌握西北军政大权,变为西边的袁崇焕。
但他没有获得袁崇焕一样的支持,自然没有袁崇焕一样的恩怨。
陕西流贼越来越多,朝廷无粮无饷,但洪承畴一直在胜利,一直在杀。
皇帝和朝廷也不能说什么,四年前,洪承畴终于把流贼杀怕了,迫使流贼大队进入山西。
可惜啊,洪大人准备进一步的时候,晋陕钦差陆天明亮相,把流贼直接打残,也把洪承畴进一步的梦想堵回陕西。
不过,陆天明很快‘死了’,流贼死灰复燃。
这时候,巡抚陈奇瑜背后的北方士绅收到暗示,没有支持陈奇瑜争夺剿匪兵权,洪承畴成为唯一的剿匪总督。
流贼到哪里,他就是哪里的总督。
洪承畴当然会把流贼撵出陕西,顺理成章成为五省总督,身兼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全面节制地方军政大权。
可惜地盘太大,他经营起来太慢了。
高迎祥没有给他时间,陆天明也没有给他时间。
三年后,洪承畴还是五省总督。
对下凌厉,对上孤傲。
洪承畴就像大明皇帝的一剂止痛药。
治标不治本。
头疼的时候喝一碗,能睡个觉。
喝的越多,耐药性越强,但也有了药瘾,越来越离不开。
洪承畴的行为痕迹,早被官场高层看的清清楚楚。
大明官场再如何蠢、再如何急切,也不会制造第二个袁崇焕,不会支持他的剿匪战略,你自己发挥吧。
高迎祥破坏中都,奔袭曲阜,忠勇侯以更血腥的方式强行镇压中都后,洪承畴已变为可有可无的总督。
这时候回看一眼洪承畴的经历。
哪怕是旁系,洪承畴从来不是‘民’,他是正儿八经的‘士族’,从小就鄙视平民,哪怕家道中落,也不屑与民为伍。
这种凌空看待民生的思维贯穿了他的一生,从龙帝王,绥靖天下,宰执朝堂,光宗耀祖,是他一生的目标,其他一切都是助力。
他不是反贼,但在乱世中的杀戮比反贼更烈。
百姓的血,在他眼里就是一个祭品,完全不在乎数量。
陆天明把洪承畴困在英霍山东麓,原本是想让这杀神搅乱一下江南,结果人家南边比他更了解洪承畴,看都不看一眼,根本不上当。
朱明败亡已成定局,洪承畴的功利心当然不会甘心沉寂。
判定陆天明更强,必然走上以抗求荣、以抗促降的‘老路’。
现在,他的谋划有了回应,锦衣都督南下,到庐州询问流贼事宜。
洪承畴在军营仰天长出一口气,面露得意,只要自己被正式委任,那将来就是新朝最大的实权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