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桃源派和陶潜 (第2/2页)
陶潜站在他们面前,他的身影显得更加佝偻。
他看了众多徒弟一眼,眼中满是慈爱。
他的思想无人接受,一生留下最宝贵的财富,便是那几本农学著作,和这些志同道合的徒儿了。
“见过老师。”众人齐声问候。
"羲正来信了。"陶潜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在关外奉王麾下出仕,过得还不错。”
众徒弟面露欣喜之色。
王羲正入门很晚,又纯真善良,不管是亲传弟子还是记名弟子,都颇喜爱他。
得知他被父亲牵连,被流放关外,大家纷纷乞求陶潜,希望他能提王羲正向陛下求情。
陶潜也同意了,庆帝也很给面子。
但王羲正太纯孝了,非要随父去那关外苦寒之地。
众人虽然担心不舍,但也不好阻拦。
如今听到王羲正过得不错,自然是欣喜异常。
陶潜笑了笑,继续说道:
“我们学派讲实干,重农桑,追求的是学识与实践的结合。”
“学问你们都学得差不多了,为师再没什么好教给你们的,剩下的便是亲自去做,验证你们所学。”
“现在,奉王给了你们一个机会,邀请你们去奉国做农官,让你们能够付诸实践。”
陶潜指了指桓浩然手中的书信:“书信在此,里面写了奉国的情况,你们传阅一下。”
“若是有人想去试试,那就结伴去吧,路上也有个照拂。”
众人鞠躬行礼:“是。”
陶潜闭目养神,不再多说。
听着徒弟们兴奋的谈论之声,心中也是微微叹息。
自己年轻时和他们也一样,对未来充满干劲,即便是在此处受了挫,也能快速调整过来,去往下一处时仍是信心满满。
殊不知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只希望那位奉王真如羲正所说那般仁义,对自己的徒弟们好一些。
不然自己就是豁出去这张老脸,也要去陛下那里讨个说法!
片刻过后,众人都看过了信件。
陶潜缓缓睁开眼睛,温声道:“如何?可有人愿意去?”
众人一片沉默,面露犹豫之色。
陶潜微微一笑:“怎么?平日里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一展抱负。如今真有了机会,怎么都退缩起来了?”
有人上前一步,开口道:“老师,我是想去的......但徒儿自觉本事短浅,还想在老师座下聆听教诲,潜心学习几年。”
陶潜闻言,心中一软,柔声道:
“痴儿,为师教你的第一课,便是要亲身躬耕,不可拘泥于书本上的道理。”
“你忘了吗?”
“徒儿绝不敢忘。”那人身体颤抖了一下,眼眶微红,“我愿去,只是......还请老师保重身体。”
老师岁数也不小了,过了年便七十了。
这些年来,他肉眼可见地变得衰老,行走也开始不便,这些徒弟们都看在眼中。
此去关外路途遥远,也不知是否还有相见的机会。
陶潜欣慰地点了点头,看向其他人:“还有呢,你们谁要去?”
众人齐齐顿了片刻,随后纷纷躬身下拜:
“徒儿愿去。”
“徒儿也想一试。”
“还请老师保重身体。”
“老师,我......”
桓浩然眼看着师弟们拜倒了一片,脸上一片错愕和纠结。
大家竟然......都想去吗?
关键是......自己也想去啊。
但目光转向尽显老态的陶潜,桓浩然还是咬了咬牙,将自己的念头消弭。
师弟们都出去了,老师身边不能一个人没有。
大师兄不在,自己就是辈分最大的徒弟,自然要肩负起照顾老师的职责。
陶潜看着拜倒在身前的徒弟们,喉咙中传出一阵快意的轻笑:“哈哈哈,好啊,不愧是我的徒弟。”
随即,转头看向桓浩然:“浩然,你不想去吗?”
桓浩然眼中的纠结一闪而过,正色道:
“徒儿不想去,那奉国天高地远,您知道的,徒儿最是疲懒,吃不了苦,还是留在帝都吧。”
“哈哈哈,你小子,学会和老师说瞎话了?”陶潜笑着调侃一句。
“行了,为师知道了。”
陶潜看向桓浩然,眼中满是柔和,轻声道:“去给为师收拾一下行李吧,我们明日就出发。”
桓浩然愕然道:“老师,您这是......”
“逆徒,你们都出去了,留我这老朽在此孤独终老?”陶潜笑骂道。
“关外之地嘛,为师还真没去过,葬身在那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