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泪湿红尘!
——繁华与破败的时代碰撞
长安,这方承载着千年兴衰的天地,风云变幻,波谲云诡。
杜甫,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行者,于诗歌创作的漫漫长路中,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他的每一首诗作,皆似漆黑夜幕里熠熠生辉的星辰,将他对世间万象的洞察,毫无保留地映照出来。
纵使权贵的排挤如荆棘丛生,生活的困窘似阴霾不散,沉重的压力若泰山压顶,可他灵魂深处那簇为苍生燃烧的炽热火焰,从未有过丝毫黯淡。
探寻真相、思索出路的脚步,亦从未有片刻停歇。
他愈发坚定地穿梭于长安的大街小巷,一心只为揭开这所谓盛世背后那层层遮蔽的残酷真相。
那一日,晴空澄澈如琉璃,日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长安的每一寸土地上,明亮得近乎耀眼。
杜甫久闻大雁塔的盛名,心中满是憧憬与向往,怀揣着一颗无比崇敬之心,踏上了前往大雁塔的路途。
脚下的石板路,因岁月的摩挲与行人的踩踏,变得光滑而斑驳,杜甫的鞋底与石板轻触,发出细微的“簌簌”声,仿若在低吟着历史的沧桑。
途中,他邂逅了一位同样前往大雁塔的老丈。
老丈身着一袭洗得泛白且缀满补丁的粗布麻衣,衣角还沾染着星星点点的泥土,一望便知是常年躬耕于田间的质朴之人。
他的额头,沟壑纵横,恰似干涸大地上的裂痕,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岁月的沧桑。
稀疏的眉毛下,一双浑浊却透着朴实的眼眸,满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老丈操着一口带着浓重乡音的方言,见杜甫身着整洁儒衫,气质卓然,又满脸虔诚,不禁抬手捋了捋那稀疏且夹杂着银丝的胡须,开口问道:“公子,俺瞧你这模样,定是饱读诗书的文雅之士,咋就对这大雁塔如此上心呢?”
杜甫闻言,双手抱拳,恭敬地拱手行礼,手指关节因常年握笔而略显粗糙,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淡淡的墨痕。
他言辞恳切地说道:“晚生杜甫,久仰大雁塔之名。此塔历经岁月的风刀霜剑,承载着无数的兴衰荣辱。晚生欲登塔远眺,一探历史的沧桑变迁,从中寻得为苍生发声的灵感,以笔为刃,书尽世间疾苦。”
老丈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慨,长叹一声道:“公子心怀苍生,实属难得!想当年,大唐盛世,八方来朝,这塔下热闹非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可如今呢,表面上依旧繁华似锦,实则内里早已暗流涌动。公子往后细细观察,便知咱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艰难,远非表面所见那般光鲜亮丽。”
两人一路交谈,并肩前行。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座巍峨耸立的大雁塔,仿若从历史的重重迷雾中缓缓浮现。
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塔身散发着庄严而神圣的光辉,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巨人,静静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之中,默默见证着大唐的兴衰荣辱,每一道砖石的纹理都铭刻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悠悠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杜甫怀着虔诚之意,缓缓步入塔内。
一股古朴而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他笼罩其中,那是一种陈旧的砖石味混合着淡淡的香火气息,仿若在轻诉着岁月的悠长。
眼前,一条狭窄的楼梯蜿蜒向上,仿佛通往历史的幽深处。
他每迈出一步,都小心翼翼,那步伐之中满含着对历史的敬畏,鞋底与楼梯的青砖摩挲,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似在叩问着历史的回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