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第2/2页)
随后,他缓缓站起身,神色庄重,眼中满是钦佩:“杜子美真乃当世豪杰!以笔为剑,直刺世道不公,这般勇气与担当,实乃吾辈楷模。其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方能写出如此振聋发聩之佳作,真可谓‘诗圣’之才!”
张衡曾在官场任职,因不满权贵的腐败而辞官。
他对杜甫的诗,有着更深的共鸣。
此刻,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仿佛在回忆那些被黑暗笼罩的岁月。
旁边一位年轻书生赵宇,面露羞愧之色。
连忙站起身,双手抱拳,恭敬地拱手附和道:“先生所言极是!吾等久居长安,沉醉于这表面繁华,却不曾想民间疾苦竟至如此。杜兄此诗,如当头棒喝,让我等羞愧难当。日后定当以杜兄为榜样,关注民生,为天下苍生发声。”
赵宇本是个热血青年,却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迷失了方向。
杜甫的诗让他重新找回了初心。
此刻,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
众人的讨论愈发热烈,对杜甫的诗作赞不绝口。
然而,这些赞美之词很快就传到了权贵们的耳中。
在一处豪华府邸的宴会上,丝竹声声,歌舞升平。
美酒佳肴摆满一桌,权贵们推杯换盏,沉醉在奢靡的氛围中。
一位官员陈宏,醉意朦胧间,听闻下人提及杜甫诗作。
“什么?杜甫写了诗诋毁朝廷?”
他瞬间酒醒,“啪”的一声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桌子上。
怒目圆睁,脸上的醉意瞬间被愤怒所取代,眼中满是凶光:“这还了得!他一个小小文人,竟敢如此放肆!”
陈宏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一心只为讨好权贵。
听闻杜甫的诗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生怕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此刻,他的心中满是恐慌与恼怒。
消息迅速在权贵间传开。
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李林甫,气得脸色铁青。
双手紧紧握拳,关节泛白,咬牙切齿地说:“这杜甫,简直是胆大包天!竟敢诋毁我大唐盛世,此等大逆不道之徒,若不严惩,何以维护朝廷威严,何以服众?”
李林甫在朝中一手遮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此刻,他的声音中透着森冷的杀意。
“大人所言甚是!”
另一位官员杨国忠连忙附和道。
他微微欠身,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这杜甫分明是在蛊惑人心,扰乱朝纲。必须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诋毁朝廷的下场,以儆效尤!”
杨国忠与李林甫狼狈为奸,妄图打压一切异己。
此刻,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传令下去,着人密切监视杜甫的一举一动,但凡有任何把柄,立刻将他拿下治罪!”
一位将军模样的人高力士恶狠狠地说道。
他猛地站起身,一脚踢翻了旁边的凳子,发出沉闷的声响。
“绝不能让他再肆意妄为,败坏我大唐声誉!”
高力士手握兵权,是权贵们的爪牙,对杜甫的诗恨之入骨。
此刻,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胁与霸道。
而此时的杜甫,还沉浸在与李逸等友人的交流中。
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知。
李逸得知权贵们对杜甫不满后。
内心犹如被千万只蚂蚁噬咬,焦虑和担忧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深知杜甫性格刚正,不会轻易妥协。
可那些权贵的手段他也再清楚不过,残忍而又无所不用其极。
他心急如焚,脚步慌乱地冲向杜甫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