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补气养心方 (第2/2页)
可是现在,她来到了咱家道观,看到了曾经主动遗忘的东西,刺激了身体。也可能唤醒了部分记忆,打破了这种平衡,所以才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这些年,你娘的身体亏的厉害,最主要的是伤了心神,导致了失忆。
西医只会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懂得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耽误了治疗,让体内形成了暗疾。
我真后悔,上次在京城见到你娘,就应该给她摸摸脉。要是那时候及早发现她的身体亏成这样,早点施治进补,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果然,韩若瑶的病情非常严重。
一时间,王大山变得有些沉默。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与母亲相认没有几天,难道母亲就要死了吗?
不行,他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
“爷,能救吗?如果您来救治,我娘还有救吗?”
王大山问出这句话,王正风也陷入了沉默。
他似乎在考虑有没有救治的办法。
中医讲究辨症施治对症下药,只要能够辨症,那治疗起来就不算难。
但有两种情况却极不容易治疗。
一种情况是两种症状互为矛盾,不能调和,这种病症就很难施治。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一个人同时肝肾都有病。肝病需要吃药才能好,可吃了药却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形成了解不开死结。
这种情况就叫互为矛盾不能调和。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找到了病症形成的原因,也知道用什么药来治,可就是找不到这种药,只能干着急,一点办法都没有。
毕竟中医讲究君臣佐使,用药如用兵。
也就是说,需要某一味药的分量要多少,到什么样的年份,药效有多大,配药的时候就必须达到。
这就像排兵布阵一样,攻城的时候,有在后面放箭的,有在前面攀登的,还要有摇旗呐喊和预备的,缺一不可。
只有每一部都符合要求达到标准,最终才能攻下城池。
中医给人配药也同样如此。
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开出的方子都不尽相同。高明的中医,每一味药材都会拿捏的恰到好处,绝不会有一丝冗余,也不会有一分不足。
王正风显然是一个高明的大医,略一思考后他就说道:“你娘这病并非不能治,她的病在心上,前几天我和你二爷整理药方,发现了一个补气养心的方子,对你娘这病或许有效。
只需要先补气养心,再配以驱寒除邪的方子,你娘这病未必没有好转的可能,甚至把握还很大。
只不过,那方子是重方,与你发现的那个阴阳回生丹的丹方一样,都需要一株三百年以上的野山参入药。
三百年的野山参至少也是七品叶以上,现在这寒冬腊月的,又大雪封山,上哪找去?就算你手上有老祖宗留下的参窝子图,找到的希望也极其渺茫。
这只是其一。
还有就是,你娘这病,绝不是那种药到病除的症状,需要慢慢调养。
我估计,一颗七品叶的老山参恐怕不够,要想让你娘养彻底恢复,三个月之内,至少需要三颗以上,中间不能中断服用,不然就会事倍功半。
三个月之内要找三颗,这上哪找去?
唉,真是造孽,你好不容易找到亲娘,为什么老天爷却要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