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建设性的建议 (第2/2页)
担任公方经理之后。
这角色的转变,倒是极为迅速。不过。
黄书记对此倒也没有反感之意。这件事。
便就这般定了下来。
黄书记转头对旁边的李德国说道:“李主任。”
“这仅仅是我们前门街道的第一家。”
“我们前门街道的商铺数量,在整个四九城是最多的,公私合营的事宜仍需持续推进才行。”
“我们的工作依旧任务艰巨。”
听闻此言。
李德国在一旁点头。
古韵茶楼。
李平安沿着楼梯上去,穿过廊道,推开一扇门,进入了一个较为隐蔽的房间。这是一个单独的茶室,可算作小包厢。
空间并不大。
李平安抵达时。
已有两人坐在里面,是娄振华夫妇。今日。
是娄振华邀约的。
娄振华实在是等不及了。
看到近来形势愈发严峻,一日甚于一日。他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最终下定决心,邀约李平安。
请李平安前往这家茶楼商谈事宜。
李平安进入后,服务员退了出去。
娄振华的妻子谭氏,也就是娄晓娥的母亲,亲自在一旁沏茶。谭氏往昔乃是大户人家的千金 ** ,是谭家菜的传人。
像沏茶这类往昔千金 ** 闲时会学习的事情,她也是知晓的。虽说如今已近四十岁,但此刻她端坐在那儿,静静地沏茶,看上去倒有几分风韵犹存的味道。李平安进来后,娄振华并未急于谈事。
而是拿出两幅字画摆在桌上,对李平安说道:“李主任。”
“早听闻您喜爱文人字画。”
“我这儿有两幅,也是以前家中传承下来的,我本人是个粗人,欣赏不了这些物件。”
“听闻您喜好,所以便带来了,请李主任品鉴。”“也算是让这两幅画能遇知音。”
听到这番话,李平安微微扬起眉毛。
即便娄振华说得再动听,也不过是为了掩盖他内心的慌乱罢了。李平安并未去看那两幅画,接过谭氏递来的茶盅,喝了一口,对娄振华说道:
“娄总邀我前来。”“必定是有事。”
“我这人,向来喜欢直爽。”
“娄总不妨先谈事,等正事谈妥,我们再论其他。”娄振华愣了一下。
旁边的谭氏,见自己丈夫为难,在一旁笑着说道:
“其实。”
“就是我们家的这点事。”
“我想李主任定然也清楚,如今老娄为机械厂的事而烦恼。”“前两天。”
“李主任在红星街道办。”
“处理那次粮食涨价之事时,正巧我也在现场,目睹了李主任教训那些不法粮商的场景。”
“说实话。”
“见识到李主任的手段。”
“我回去后,也跟老娄讲了。”
“我们对李主任那是钦佩得五体投地,李主任的眼光和能力,都非普通人所能比拟的。”
“所以。”
“如今我们想来请教请教。”李平安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在茶桌上敲击着。
事情正如他所料,娄振华现今有些心慌意乱了。公私合营正在全面推行,他怎能坐得住?谭氏说完后,李平安抬头看着娄振华,开口道:“娄总。”
“既然你们询问。”
“那我便直说了!”
“我想问问娄总,您的钱财现今应该是足够花销的吧。”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时候,该放手时还是得放手。”娄振华身体一震,头更是低了些,小心翼翼地说道:“李主任。”
“我也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只是一直不太清楚,该如何操作此事。”李平安摆了摆手道:
以下是对这段内容的重新表述:
“所有的 ** 企业和私人店铺最终都将被实行合营,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无人能够幸免。”“目前尚未采取大规模行动,只是进行劝导。”
“往后。”
“就不会如此温和了。”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人,会加强推行的力度。”
“所以,你的机械厂必定无法逃脱。”“不过我认为。”
“你可以直接把你的机械厂捐献出去。”嗯?
娄振华和谭氏闻言一愣。他们如今对这个厂已经不太在意了,然而李平安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们还是感到有些诧异。李平安说道:
“合营之后,股东获得的是利益分红。”“你会在意这点分红吗?”
“至于后续。”
“应该是按照固定利息来计算。”
李平安喝了口茶,接着说:
“但你这厂规模不小,并非小商户。”“合营之后,必然会国有化。”
“届时会进行扩大。”
“无论是级别还是规模,都会有显着的提升。”“到那时,你这个股东,能安稳地当下去吗?”
“牵涉越深。”
“日后就越难以彻底摆脱干系。”
“倒不如借此机会,彻底与机械厂脱离关系。”
“之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与你无关,你也能够尽量摆脱‘资本家’这个名号。”李平安没有深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