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态度 (第2/2页)
街上行人不多,摆摊的商贩寥寥无几。
街上只有几家米铺开着门。
贤王随意进了一家米铺,店里没什么人,门口聚集着一群乞丐。
询问了价钱,原宝满脸的不可思议。
看着原宝的神情,贤王皱了皱眉。
刚才他仔细看了一圈,铺子里卖的正是前年京城拨往湖广的赈灾粮,并不是本地产的。
本以为这些赈灾的粮食会发到老百姓手里,没想到居然出现在这里。
看来此次他来,问题远比他想的多。
主仆二人又转了几个地方,晌午时分在一家食肆用了午膳。
到了午时,街上的乞丐慢慢多了起来。
他们大多围在食肆或者酒楼附近,见有人进入或者出来,便会一拥而上。
其中不乏有些小孩,在人群中被挤得东倒西歪。
贤王给原宝使了个眼色,原宝去了后厨,没过一会儿,拿了些蒸好的馒头,发给了那些乞丐。
没过一会儿,又有乞丐围了过来,每个人捧着脏兮兮的碗,一脸希冀地看着二人。
贤王正欲开口,却被一声驱赶声打断。
“都给本官散开,让开。”
那群乞丐见来人,随即害怕地往后退了好几丈远。
来人正是潭州府衙的府尹。
一群士兵开路,有一位身穿暗红色官袍的男人一脸笑意地走近。
贤王抬眼看他一眼,等着他自报家门。
“诶呦,贤王大驾光临,未曾远迎,还望您多包涵,下官钱呈望,您这边请。”
来的官员是潭州的府尹,也是潭州的父母官,此次的灾情最严重的地方,便是这潭州。
“钱大人。”贤王站起身,对着那钱呈望点头。
“您这次来的着实有些晚,那几位大人早已经在驿站待了好几天了。”
钱呈望笑得也一脸谦卑,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字里行间总有些别的意思在里头。
原宝有些不满地瞥了他一眼,跟在了贤王身后。
此处离衙门不远,一群士兵开路,看着排场不小。
那群乞丐有胆大靠得近了些,听到二人的身份,又听到贤王是从京城来的,便开始小声嘀咕起来,没过一会儿,便边摇头,便各自散了。
“京城来的,能干什么好事!”
贤王跟着去了府衙。
大白天的,府衙里静悄悄地。
贤王跟着那钱呈望进了府衙,一路上没见几个人。
他不禁有些好奇,“钱大人,今日不是休沐之日,为何府衙里无人处理公事?”
听到贤王问这个,那钱大人又脸上带笑地回他:“王爷一路赶路辛苦,先在府衙里应个卯,先让本官给京城回个信,等您过几天习惯了,再做别的事也不迟。”
钱大人说得一脸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