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婚 (第2/2页)
结果人孙家早就做好了准备,聘礼单子上不仅有一对大雁,其他的金银玉器,田产铺子全都不少。
王夫人自然也觉得大大长脸,聘礼刚送进门,便让管家大声唱礼单,好叫那些碎嘴子的好好瞧瞧。
这边孙家做足了诚意,王夫人自然也不是那吝啬的,从公中按规制出了女儿的嫁妆后,又从自己和王大人的私库里填了不少好东西进去。
吉时已到,在媒婆的唱礼声和众人观礼的喝彩声中,王家小姐和孙言慎拜了堂,一起被送入了洞房。
因着还有客人要招待的缘故,孙言慎让人照顾好新娘子,自己则拉着两位好兄弟出去敬酒。
这可苦了袁旭和袁晓,但凡有人想要和新郎多喝两杯的,他俩就会立马挺身而出,最后孙言慎好好地进了洞房,他俩喝的烂醉如泥,被袁大郎和袁立仁拖回了自家院子。
孙言慎大婚之后,秦氏和孙父也没摆什么公公婆婆的谱,安排好这边的一应事宜,又多留了两个下人,他们便和袁大郎几人一起赶回南溪。
不知不觉,时隔半年,来时风雪交加,走时炎炎烈日。
袁旭和袁晓两人自觉又成熟了不少,加上孙父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他们没见过的世面,空闲时便与他们讲讲,整个旅途倒还算有趣。
待回到南溪时,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初六翻经节。
自从袁大郎他们走后,大奶奶宋氏和方婆子两人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每月都去寺庙给孩子们祈福的习惯,一切都只是为了出门在外的那几人在外平安。
这天方婆子又去寺庙添了香油钱,一回来,看见家里的牲口棚里多了一辆马车。
她突然站住了,随后撒腿就往正房跑去,“大郎,旭儿,是你们回来了吗?”
袁旭听见声音,撩着衣摆跨出了正房门槛,笑着和方婆子打招呼,“奶,是我们回来了!”
方婆子一把扑过去,抱住大孙子的身体不撒手,“哎哟,奶的好孩子,可算是平安回来了。”
以前袁旭也不是没有出门的时候,但是顶多一两个月就回来了,这回为了考进士,连个正经的年都没过上,方婆子从那时起就开始在心里惦记上了。
自从袁大郎他们走后,袁未也怕自己爷奶累够呛,一口气买了好几个人,雇的人多了,自家人也就开始闲了,三不五时的,方婆子就想起以前袁旭在家的日子,以前大孙子大清早就会站在墙边背书,傍晚帮家里拢账打算盘,如今这些事儿都换了人来干,当然干得也都挺好,可是怎么就越发想了呢?
袁大郎看着自家老娘像是抱着自己儿子哭了,连忙上前说道:“娘,我也回来了,要不你也看看我,你看你儿子我被京城的风都吹黑了呢!”
方婆子擦擦快要跑出眼角的眼泪,笑着拍了拍自家大儿的臂膀,“不错,平安回来就好。听你在信里说,你在京城生意做得挺好?”
袁大郎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说道:“我这不是在京城没事干吗!就把咱家的米花糖给做了点卖,结果没想到这东西在京城也格外畅销,天天在我摊子前面排长队,看的别的点心铺子眼红,我就把方子给卖出去了,不过您老也别生我气,我这手上都握着契书呢!耽误不了咱家在南溪的生意。”
方婆子听着白了他一眼,伸出一只手来,“净说那些没用的,我还能担心京城的生意影响到咱们这儿?我是说你把账本交出来,咱家还没分家,这挣了钱该交公就要交公,不然这一大家子我可怎么管!”
袁未在一旁看着偷偷笑了,自己的爹自己了解,虽说做起生意来嘴皮子溜记性也好,可叫他记账他就麻爪,他爹不爱拿笔,以前在家的时候,都是抓孩子们给他记,这回出门,她哥要备考,爹肯定不会拿这种小事去烦他。
果不其然,袁大郎交出的账本和他身上的钱对不上,不过看在他大致都能说的清楚的份上,方婆子也就放过了他,只是不放心地叮嘱道:“大郎啊,你也该上进些了,就是你爹管着地里的那一摊子账,那账本也比你记得清楚,哦对,你们今儿回来了,明儿记得回老宅一趟,跟你爹报个平安,他这老头子,一辈子地里刨食的,有福也不肯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