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拒绝 (第2/2页)
“更何况,他再不敢有坏点子了。”
就是这次回来了。
也要他长长记性才行。
把甄氏的安抚好了。
月桃才说起秦家来人的事儿。
孟老三绷着脸。
重重的说道。
“他们来干什么?”
“害死了我娘还不够吗?”
“就是他家有金山银山,我也不稀罕。”
月桃当然也不想被秦家束缚住。
秦家明显就是官家。
这个时代本就对女子苛刻。
乡下姑娘还相对自由一些。
只是……
月桃奇怪。
秦家为什么执着于让自己一家子回去呢?
竟然正主都来了。
难不成。秦家没有男丁了?
才会对他们这一房明显出身不好的一家子紧追不舍的。
想摆脱秦家想来也不会太容易。
甄万里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事儿。
心里有诸多疑问,并没有开口问。
孟家的老太太前头那一户明明姓唐,怎么又出来个秦家呢?
南山村难得的最近各家都没有为着鸡毛蒜皮小事发生口角的人呢了。
林里正很满意。
都忙着挣钱呢。
只孟景榆和赵癞子,他必然是要狠狠的敲打一番的了。
能在月桃家里做活的妇人这几日在家里的地位高涨。
那艾草就那么些。
这些时日都被村里人抢上了。
每日能割的草越来越少。
相反她们每日都有工钱。
可不就地位高了吗?
有头脑灵活的,像孟松几人。
推着车子去了附近别的村子收草了。
有样学样,不少人又收了好些的艾草来。
一来一回的,走的路远了些,只有些费腿,
不过,日日都有铜板进账。
即使累一些也无妨。
秦三爷领着小厮和杜妈妈是上午来的。
拉车的马匹健壮干净。
马车带着车厢,看不到里面的人。
这样的马车进了村子那足够招人眼的了。
村里人最近忙着割艾草,就是孩子都让大人拘着跟着上前割草。
就只有那五六岁的还在村子里这头跑那头的。
乡下的孩子爬山下水胆子大的很。
看到了贵人车,下意识的就离的远了些。
只敢远远的跟着。
杜妈妈还奇怪呢。
也不是农忙季节。
这村里竟然见不到一个妇人。
叫了一个孩子过来。
指明了方向。
在村子里的最里面呢。
马车停到月桃家的门口。
院子里忙的热火朝天的。
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秦三爷下了马车。
他就没见过比这个更小的院子了。
紧紧凑凑的。
比自己仆役住的院子都要窄。
院子里面挤挤攘攘的都是人。
孟虎一家人缘这样的好吗?
也不像分家被撵出去的小可怜呢?
马儿打了声响鼻。
孟松先看到的几人。
他往屋子里喊着孟老三。
“三哥,你家来人了。”
众人这才把视线齐刷刷的移到门外的秦三爷身上。
月桃就料到秦三爷今日可能会来。
就在家里等着了。
不管怎样。
秦三爷是孟老三的生父。
天然的就有血缘的优势。
子从父,这种关系生来就是不平等的。
这里没有现代的遵从孩子意愿的说法。
若是对父不敬,落了把柄,在何处都不能立足了。
此时自家再如何的反对。
只要秦家不松口。
她们一家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
她要保证自家最大化的利益。
可不能被秦家牵着鼻子走了。
月桃从窗户看到了秦三爷。
低声说到。
“爹,那就是秦家的人。”
之后就扶着孟老三出了门。
小厮在前面领路。
秦三爷已经进了院子。
妇人们只看这一行人的气度,就都禁了声。
孟老三拄着拐杖站在门口。
冷着脸没叫人。
双方都陌生的很。
甄氏扶着肚子过来,扯扯孟老三的袖子。
“当家的,有话进去说。”
秦三爷瞧着肚子颇大的甄氏。
眼里都露出了笑意。
这个儿媳尽管是个粗鄙的农妇,这传宗接代本事可是不错。
孟景晨紧靠着姐姐。
偷偷的打量一直盯着他们一家人笑的中年人。
杜妈妈和小厮的手里都端着雕花盒子装的礼物。
惹得院子里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就是这盒子也要值不少钱吧?”
“虎子一家分了家,这来往的都是富贵的亲戚啊。”
“可不嘛,幸亏是分了家的。不然昨日他们三房的铺子看了就保不住了。”
“景榆那孩子,我从小就看着他偷奸耍滑的。”
“哪里有虎子家这几个孩子的能干呢?”
说完看看孟老二的媳妇。
李氏也坐在院中神色自若的继续碾艾草。
昨日晚上,孟老头和孟老大两口子来了。
王氏哭哭啼啼的让他们两口子拿出五两来。
李氏怎么可能同意呢。
任凭王氏如何的哭诉也不理睬。
孟老二更不敢言语。
早在听说孟景榆输了银子。
李氏就警告孟老二了。
这银子可是他们一家翻身的本钱。
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准借出去。
更何况凭着王氏的脾性,这银子也是有去无回。
孟老头后来开口说算借的。
李氏都没搭腔。
僵持了一晚上没成功。
恨的王氏临走之前吐了一口唾沫。
“你等着,早晚你也有落魄的时候。”
孟老头也不满的走了。
李氏可不后悔。
她辛辛苦苦的在三房一天能挣二十文的银子。
孟老二领着两个孩子割艾草一天也就挣二十文。
大房开口就是五两。
脸皮还挺厚的。
孟老三进屋就低头坐在了长凳上。
秦三爷背着手进屋。
看见月桃家里空荡荡的屋子。
只有几个乡下木匠自己打的桌椅。
不禁皱眉。
出声询问道。
“你们一家这么些的人,哪里住的开呢?”
甄万里和甄氏站在一侧。
没人介绍,他也不好贸然接话。
杜妈妈和两个小厮站在门口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