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堵不如疏 (第2/2页)
“纵使秦朝盛极一时,可依旧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否则项羽那小子就不会真有造反的能耐。”
“从汉朝开始,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贵族被削弱了许多,但还是那句话,谁掌握了生产力谁就是贵族。”
“门阀也就从此出现,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
“可惜陈胜吴广开了个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即使不方便明着说,却也刻在了华夏人的dNA里。”
“这个情况持续了很久,直到隋朝的时候,事情就又有了改观。”
“科举制度的出现。”
“教科书上的说法可能有些过于委婉了,甚至说出了那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金言带着笑容看向白羽:“为啥要笼络天下英雄呢?”
白羽眼睛发亮:“因为管不住了?”
金言点点头:“这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
“依旧用辩证的眼光看,我说的东西也不可能全对,最多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古人虽然落后,但古人依旧在发展。”
“就好像我们分析历史问题也一定要考虑当时的生产力是一个道理,陈胜吴广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的生产力属于上层阶级。”
“之后的年月里,生产力也依旧在不断地进行着迭代与进步。”
“毕竟农耕时代嘛,你地里能打出多少粮食,你就能有多大的势力。”
“虽然说后来乱七八糟的事情依旧许多,可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华夏各方面的参数依旧是在不断上涨的。”
“长到隋朝的时候,这个事情来到了某个尴尬的引爆点。”
“而引爆点的主要方式,不仅仅是各方面的军阀割据,也是因为世家门阀的发展到达了某个顶峰。”
“南北朝,这个在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朝代,如果细看的话就能发现,那就是一帮掌握了生产力的新贵族们进行的妙妙小游戏。”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与远古时代部落征伐的本质大抵类似,南北朝一帮世家门阀打死打生,你方唱罢我登场,炼出了新的怪物。”
“杨家和李家。”
“对应着隋朝和唐朝。”
“隋唐时期的历史不需要多讲,没有华夏人不知道这俩朝代,但大多数华夏人不知道的是,隋唐时期是高门大户最后的辉煌。”
“你也可以说是回光返照。”
“杨家本身就是高门大户,而李唐集团本质上就是一堆勋贵的利益共同体。”
“虽说他们的出身依旧很高,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耕农的存在也无法被忽略。”
“忘记说,其实门阀制度是十分封闭的,底层的人几乎没有上升的渠道。”
“二十四孝里的故事,现在看起来极为抽象,但如果你要是把它们当成给自己家孩子积攒名望以后好做官,那就好理解了特别多。”
“可还是那句话,生产力。”
“面对一帮逐渐管不住的平头老百姓,一个个吵着要更好的生活,如果你是他们的领导,你会怎么做?”
白羽想了想:“堵不如疏?”
金言淡淡点头:“所以才有了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