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玄阴子蛊惑土行孙 (第2/2页)
这地行之术与土遁术不同。
土遁术作为五行遁法之一,于玄门中仅属平常。
连姜子牙、李靖这等仙道未成者皆可施展,然欲达精通却难如登天。
一旦精研透彻,其威力亦不容小觑。
闻仲堪称将五行遁法修炼至化境者,能以之遁人御敌,使之成为克敌制胜的犀利手段。
而这地行术,别名遁地术,绝非普通土遁术所能比拟。
地行术可让人于地下自如行动、发起攻击,甚至实现瞬移千里,仿若土中蛟龙,灵动莫测;
土遁术则是借助土元素于空中疾行,一者潜藏地下,一者凌于虚空,二者差异之大,犹如云泥之别。
这土行孙此等手段,在军中定是一大助力。
玄阴子又道:“师侄,你师父在九曲黄泉阵遭了劫数,在闭关重修。他手中有根捆仙绳,你要下山,何不一块带去。有此神物相助,你在那战场上必将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土行孙应道:“师叔说的是,弟子知道了。”
于是,土行孙在玄阴子的蛊惑之下,鬼迷心窍,竟盗了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五壶丹药,径往三山关而去。
玄阴子巧言蛊惑,成功说反土行孙下山,而后便又匆匆往各处拜访道友。
话说纣王命人核实闻太师于绝龙岭之事,上使到汜水关,询问韩荣。
韩荣立即召来逃进关内士兵详细盘问,众人皆一口咬定,亲眼见闻太师命丧火海。
韩荣不敢耽搁,便修表报进朝歌。
微子偶然间看到奏报,心中大惊,急忙进宫见纣王,将闻太师之事详细奏启一遍。
纣王听闻,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数日前,有妖人化作闻太师模样,欲行刺孤王,孤王脸上所伤,就是贼人所留。贼人在鹿台向孤奏报,言说在绝龙岭失利,不想今日果然如此!”
言罢,纣王着实伤感不已,悲戚之情溢于言表。
纣王强自振作,问左右文武道:“太师新亡,如今当派何人,把姜尚拿解朝歌,给太师报仇!”
此时,有上大夫金胜出班奏道:“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其勇悍非凡,谋略过人,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
纣王闻奏,当即传旨:“速派差官即刻前往,不许停留。”
使命官王贞,领了诏命,马不停蹄地往三山关而去。
不日,王贞便到了邓九公帅府前。
邓九公得报,忙同诸将接旨。
邓九公展开诏书,仔细读毕,便安排上使歇息,等候后续交待。
王贞又道:“新总兵孔宣不日就到。”
果不其然,未过几日,孔宣已至。
邓九公交代完毕一应事务后,便点将祭旗,筹备出征事宜,次日正式起兵。
大军行前,忽报:“有一矮子来下书。”
邓九公心中好奇,令其进帅府。
只见来人身不过四五尺长,至滴水檐前行礼,而后将书呈上。
邓九公接过书信,拆书观瞧,方知是国师玄阴子所荐之人土行孙前来效劳麾下。
邓九公见土行孙模样生得实在不怎么样,心中暗自思忖:“欲待不留,恐得罪国师;若要用他,却又不成军中规矩。”
沉吟良久,终是无奈叹道:“也罢,让他催粮应付三军罢了。”
于是邓九公对土行孙说道:“土行孙,既国师荐你,吾不敢负命。但如今后军粮草缺少,便用你为五军督粮使。”
随后,邓九公命太鸾为正印先行,子邓秀为副印先行,赵升、孙焰红为救应使,又随带女儿邓婵玉随军征伐。
诸事安排妥当,邓元帅调入马队,离了三山关,往西进发。
大军行有个月,来到西岐,哨探马报入中军:“启元帅,前面乃西岐东门,请令定夺。”
邓九公传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一时间,营帐林立,号角声起,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