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李二的塑像 (第2/2页)
临近二月,城中的人员,渐渐的多了起来,多是进京参加秋闱的书生,用长安本地人员的话来说,扔出去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五六个。
好在去年发布重启科举政策的同时,也书明了进京赶考的一应费用由朝廷承担,那些家中稍微贫苦一些的书生,才能坚持到京城。
为了方便对这些书生的管理,朝廷直接在东西两市开设了书生食堂,只要凭借当地官府的路引便能免费吃喝。
很多书生都是这辈子头一次进来到京都,看着那恢宏的城门,笔直的水泥路,无不满是震撼。
几名结伴的书生,从城门口进来以后,便不断好奇的左右打量着。
一名河东道书生拉着几名其他周道的书生,向着蜀王府门口的美食一条街走去。
书生甲,“快走快走,晚了就赶不上美食巷热乎的胡辣汤了”。
书生乙,“这胡辣汤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喝?”。
书生丙,“瞧你说的,这美食巷的小吃可都是蜀王府中流出来的,这大唐谁不知道蜀王是第一吃家”。
其他几名书生听后,也都点点头,加紧了跟随的步伐。
进入坊间以后,远远的便能看见正有书生不断的向着蜀王府的大门行着礼,甚至还排起了队。
书生乙问道,“兄台,那边是在?”。
书生甲,“哦,是感谢蜀王的一种方式吧,咱们用的那些书籍和富商们筹建的书院可都是由蜀王和太子殿下牵头修建的,大唐周报上曾经有一句话,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
书生丙,“仁兄说的可是那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书生甲,“正是正是”。
书生乙,“既如此,我们也前去拜会一番吧”。
众人听后都点点头,向着队伍的最后方而去。
这件事情李恪也知道,有些头疼这些书生的想法,一开始蜀王府大门紧闭着,李恪觉着这么着不好,总像有人给你上香一样。
后来大门打开也觉着不合适,干脆让人塑了一尊李二的雕像,摆在了门内,爱拜就拜去吧,反正门内有正主。
城内人员增多,不仅加大了十六卫的工作压力,城中替李恪收集情报的退伍军人们,最近也是日夜不停的轮班转。
这些退伍军人一开始是李恪用来阻击长安城的黑恶势力的,如今黑恶势力已经肃清,便充当起了收集情报的工作。
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商税部门会补贴一小部分,另一部分则是靠着收一些小摊小贩的管理费,每月只收一次,若是店中有闹事人员,他们便会出手,在或者摊位上有损坏的东西,他们也会负责修缮。
所以小贩们对他们的工作那是相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