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家境贫寒 (第2/2页)
魏征看着后边这些人的开场白,简直无语透顶了,现场所有人,只有我魏征才是实打实的贫寒吧。
一边的李恪也麻了,什么玩意,上来就家境贫寒。
终于众大人把自己的礼品送上以后,李恪提议道,“我这客厅中,朝中只要是书法有所造诣的,都能看到,现在李将军有幸登门,不知可否赐下墨宝呀”。
李靖先是一愣,赶忙起身说道,“殿下谬赞了,老臣这手舞刀弄枪没问题,你要说书法造诣还是算了”。
李恪不想放弃,他这客厅,基本集齐了唐初所有名将的墨宝,怎么能差李靖的呢,这一屋子墨宝若是保存的好,千年后,那可是开门开到家了。
李恪直接站起来身来说道,“这样吧,父皇,离开饭还需要一半刻,不如咱们移步楼下,工坊新做出来的纸,墨水书写上以后,不流也不晕,父皇和几位大人帮忙实验一下”。
李二看了看李恪这满屋的墨宝,基本是集齐了和自己一路走来的老伙计,随后点点头,“行,朕就帮你试试这工坊新出的纸”。
最终李恪终于是得偿所愿,李靖书写的正是李恪当初送那些书生们的,满江红。
饭桌上,大家正品尝着李恪的新菜肴,李靖则端起酒杯看向李恪,“殿下,这杯老臣敬您,若是没有你的那一系列政策,这北瀚海州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拿下里”,
二人一起饮尽以后,李靖接着说道,“若不是您当时下令把牛羊分给草原的牧民,这些牧民也不会如此快的接受大唐”。
“读书,做官,更是他们八辈子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对了,牧民让我问您,今年您还收羊毛么,刚过了冬,羊群渐渐的也不需要御寒了,而且此时的羊毛正多着呢”。
李恪笑了笑,“这都是我父皇的功劳,我父皇常常告诉我,要以民为本,百姓富足了,大唐才能强大,不要总盯着眼前的小利,要藏富于民”。
众人一听,有开始拍起了李二的马屁。
对李恪这一点,李二很喜欢,总是无形中让朕拔高一层。
一边的李承乾眼冒金星,吼吼,又学到了。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以后,李恪说道,“至于羊毛,肯定会接着收的,去年时间太紧了,没做出多少毛衣,就算做出来也是麻线和羊毛参半的那种”,
“保暖终究是差了一些,今年倒是可以把织毛衣这个事情发展一下,年底一人一件毛衣毛裤,那可比现在穿的暖和多了”。
一边的王仁表则撇了撇嘴,心中暗想,是暖和,就是晚上一脱,噼里啪啦的火花闪电。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众人也渐渐聊开了,王仁表终究是想李靖问出了那个问题,“李将军,下官斗胆请教一件事情”。
李靖愣了愣神,“哦,王将军请讲,老朽知无不言”。
王仁表看了看李恪,吞咽了一下口水之后说道,“李将军,你喜欢塔么?就是平时有没有收藏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