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人道为本,天道为用 (第2/2页)
“这么严肃做什么,你就当做闲聊。”
“《人文经》不是教圣人之道,而是教你们堂堂正正做个人!人为本,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
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里,不是一直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妄图以各种歪理邪说、夹带私货、用错误观念去迷惑广大人民群众,处心积虑地想要重新给人们套上思想的枷锁吗!
《人文经》现在就在广泛吸收古代现代各种文化思想的精华,取其之长,去其之短,在不断地融合、演化。
最终演化出来的功法就是‘正本清源,化性起伪’。
所谓 ‘正本清源’,就是帮助人们回归到思想的源头,去追寻那些最纯粹、最本真的真理与智慧,剔除掉外界强加的、错误的思想杂质。
‘化性起伪‘是引导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思考与实践,去识别那些虚假的表象,看穿别有用心者的伪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思想上的明白人,面对形形色色的观点、论调时,不再人云亦云,而是可以凭借着清晰的思维逻辑,冷静地辨别真伪,去伪存真。”
“所以你可以把这次《人文经》所带来的功法,当做是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一件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助力人们在复杂多变的思想浪潮中站稳脚跟,始终保持清醒,向着真理与光明稳步迈进。”
听到又出现新的功法,夏先衍眼睛一亮,随后继续听华夏守护之灵前辈讲其中的道理。
“人道为本,天道为用。人者,五行之秀,万物之灵。”
“人作为万物之灵,本就不应被地星这一方小小天地所局限,从而陷入沉沦的泥沼。我们拥有着独特的智慧与情感,具备无限的创造力与潜能,理应将目光投向更为辽阔的远方,树立起崇高的追求。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法则曾在自然界长期主导,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直至现在这种文化仍然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我们已经认识到单纯依赖这种残酷法则的局限性与弊端。所以就需要改正。
若一味遵循,人性中的善良、同情、合作等美好品质将会被不断压抑与侵蚀,社会将陷入无尽的纷争与循环之中。
我们具备了超越本能欲望的能力,可以基于道德、伦理和人道主义去关爱弱者、扶持贫困、追求公平正义。
华夏现在走的不正是这样一条路吗!之前的路有多艰难,我已经看到了,但是现在灵世界的降临,有了这个助力我们会走的更快更轻松。
人类的自由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肆意妄为的,而是深深扎根于集体之中的自由。”
讲到这里华夏守护之灵顿了顿,他想了想决定告诉夏先衍一下真相,于是继续说,“有件事情之前我没告诉你,因为我也没有想明白,现在我明白了,我之前遇到了这方天地的意识,他可能就是天道的化身,主导了灵世界的降临。
天道至公,所以无情。其实质,就是只按照客观规律运行。
正因为他自我运行,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物而随意改变,这才诞生了万物,诞生了人类。
但现在的情况变了,他是我们的天道,当有外部入侵的时候,天道的化身站了出来。开始替我们灭杀入侵者。
至于我们世界内部的各种争端,天道并不会偏向那方,各凭本事。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质。人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存在,既具有神性和魔性这两种复杂的精神特质,又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动物本能,这三种元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性的复杂多面。
神性是理智,是秩序;
魔性是放纵,是无序;
兽性是动物本能,具有强烈的生存本能和繁衍后代的本能。
神性可以引导和升华动物本能,使其超越单纯的生理需求和自我利益。
魔性往往会放纵和扭曲动物本能,使其失去控制。
动物本能是人性的基础,它既可以为神性的发展提供动力,也可能成为魔性滋生的土壤。
但是当人真正有了思想,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尤其是在精神领域,人的思维犹如广袤宇宙般无边无际,充满了创造力与想象力。那座独立于这个世界的心之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或许正是这个思想,它赋予了人类独一无二的特质,让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夏先衍听完后愣住了,他心里想着前辈不就类似于神一般的存在吗!
华夏守护之灵看了看他的表情,明白了夏先衍心中的想法,“我属于从华夏文明之中孕育而生的,华夏人文始祖则是属于你们先祖信仰孕育而生的存在,我们从借助天道的力量,从华夏文明中来。我们不是神,也不属于神的范畴。”
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华夏文明是天道文明。
天地有常,华夏先民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识阴阳之变,明四时之序。《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乃华夏洞悉天道,进而化育文明之证也。
观乎上古,伏羲演八卦,察天地之象,通阴阳之变,以启民智,此乃华夏对天道初窥之始。继之神农尝百草,辨药性,教民稼穑,依四时而作,顺天时地利,使民生蕃息,皆遵天道而行农事也。
文字者,文明之载体。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盖因文字之成,可传天道之理,记人事之功,使华夏文明得以传承不绝。
文字之形、音、义,亦蕴含天地自然之象与理,如日为阳,月为阴,山水草木,皆入字中,以字达意,以意通神,此亦华夏文明与天道相系之证。
华夏文化之中的天文历法,哲学思想,农业生产,传统医学,文学艺术,传统建筑等等文化中都有天道的印记。
华夏千秋循至道,乾坤万象韵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