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春节:留住年味,传承文化 (第2/2页)
不仅如此还请华夏守护之灵带领各地的灵源作为监督员,起到监管作用。当夏先衍听华夏守护之灵前辈说起此事的时候,他都有些同情各地的工作人员。不仅年假没得休,更重要要的是必须打起精神来,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夏先衍猜测等春节结束后,会有更大的惊喜带给这些全心全意工作的人,相比机会只有这一次。
作为首都的燕京,率先嗅到了这股浓浓的年味。
春节,作为华夏民族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其起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记忆,在漫长岁月里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成为凝聚民族情感、传承华夏精神的重要纽带。
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与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紧密相连。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心怀敬畏,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变幻莫测的世界,认为万物皆有神灵主宰。
每至岁末年初,便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天地神明、祖先神灵献上祭品,感恩过去一年的庇佑,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这一仪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春节最初的萌芽。
当时夏朝历法以一月为正月,商朝历法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历法以十一月为正月,所以每个朝代祭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据《尔雅?释天》记载,春节是由虞舜兴起的,“年” 在最初并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在唐虞时代被称为载,在夏朝被称为岁,在商朝被称为祀,在周朝确定为年,表示的都是农耕文明的 “肇始” 与 “丰产”。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出现了与 “年” 相关的记载,彼时的 “年” 字,形似一人背负成熟的庄稼,寓意丰收,这也暗示着春节与农业生产的渊源。
秦朝采用《颛顼历》将农历十月定为正月,将农历十二月定为腊月。
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太初历》,把正月规定为岁首,使一年的开始与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相对应,“正月为岁首” 的习俗一直沿用至今,春节在这个时期又被叫为 “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当时宫廷将其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仪式,民间则视为乡里家庭聚会的佳日,北朝直到北周年间,改行《甲子元历》,才复用夏历,使中国南北新年时间得以统一,宫廷朝会在年终岁尾举办大型活动,食五辛盘,饮屠苏酒,佩饰 “鬼丸”,悬挂桃符和苇绳,来祛邪求福,这时期春节庆祝的仪式越来越盛大,庆祝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已经出现了文字记载的守岁习俗,春节逐渐演化为华夏的第一大节日。
春节被称为元日、岁日、元正。在整个隋唐历史中,曾出现过改变岁首的情况,在武则天时代,公元 690 年改夏历为周历,以每年十二月为正月,但在施行十年后,又改回以一月为正月的夏历。
自此从唐到现代的以一月为正月的历法再无更改,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绵延至今。从唐代开始,春节成为政府法定假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
隋炀帝在上元灯节上花费巨大,唐朝皇帝为了举国同乐,将以前正月十五一夜的灯会延长到三夜,规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三日,同时为了人们通宵观灯游赏,节日期间取消平时的宵禁。
宋朝的 “正旦大朝会” 隆重威风,人员整齐,还有各国的使节参与。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放 “编炮”(即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
元朝学习了汉家仪制,岁首朝会亦隆重盛大。明代建国之初崇尚俭朴,对朝会之礼不大讲究,大略如宋朝元旦朝仪,明朝是一个重农的社会,从资料上看,立春仪式替代了朝会之仪1。
清代时期一直叫 “元旦” 或 “元日”,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先是百官入殿跪拜,后有授茶仪式、歌舞表演、杂戏演出,最后以韶乐结束。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元,并规定公历 1 月 1 日称 “元旦”,但民间仍然过农历新年,并以 “过年” 相称。
新华夏成立后,改用公元纪年,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也融入了现代元素。
在灵源降临后的时代背景下,华夏政府的这一举措蕴含着深远考量。
文化建设层面,春节作为华夏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纽带,承载着无数的民俗风情、家族观念与价值信仰。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曾让这一传统节日的韵味在部分人心目中有所淡化。如今,重拾春节文化,便是要重新唤醒民众心底对民族根脉的认同,从贴春联、守岁、拜年等习俗中,找寻那份独有的温馨与归属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筑牢华夏文化的根基。
从探索灵源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灵源之地尚在扩张,说明它们还在成长期。
春节期间,全民广泛参与,这样一个盛大的文化活动,极有可能会带给灵源更强的精神力量。政府期望借由全民投身春节文化活动这一契机,观察能否通过这样一次活动使得灵源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