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二微服暗访富安城(三) (第2/2页)
中年大汉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村里的规矩不能忘了,要每家跟你似的非得进工厂工作,青壮队还怎么组建,咱村的土地谁来打理,那谁帮咱交税收啊。”
中年大汉吃罢面条也不再跟那小伙子再瞎耽误时间,急忙忙地走了。
房玄龄嗫了一口豆浆汁,轻声说道:“你瞅见么,这富安县主定的规矩还是不能服众。一个村子都这样,那还有许多村子不得闹腾么。黄毛丫头想事情还是欠周到。”
杜如晦嘿嘿笑道:“你老房就有办法解决这事啦?要放任村里青壮都到工厂工作,那不耽误收成么。咱朝廷还怎么收赋税?”
房玄龄瞥了一眼杜如晦说道:“工厂可以在农闲时开厂,农忙时就把厂子关掉呗。这样村里厂里不都兼顾了么。”
杜如晦吱溜一口面条,嚼了嚼咽下,才慢吞吞说道:“服装工厂还可以这么歇上一段时间,但那食品工厂和机械工厂没办法停下来。食品是有食用期限的,工厂停止运作,食品堆积会坏掉,不划算。那机械工厂生产的手电筒供不应求,正是大赚特赚的时候,如何能停工。现在长安城里但凡有点小钱的人家,谁夜里出门不带手电筒的,你要提个灯笼上街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房玄龄也吱溜一口面条,慢吞吞说道:“胡说什么呢,那手电筒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么,就是电池也老贵的。这玩意还不如灯笼惠及民生呢。我觉得机械工厂和服装工厂正应该兼顾着农时开厂和关厂。毕竟农业才是正经营生。”
杜如晦摇头说道:“我家小女梅瑞就说了,能用工业提高效率使一个人就能纺出十个人才能纺出的线,就是工业进步,经济进步的象征。手电筒现在是中等奢侈品,10两银子一个手电筒,再过几年你来看这手电筒不定降到什么价格呢。这富安县主现在大力扶持她治下的富安县发展工业,我看这也是好事啊。至少咱们能从富安县的经济民生上看看是否工业的繁荣就把农业的兴盛给耽误了。”
房玄龄想了想,点头说道:“克明,你说得也对。咱们今天就走走看看吧。”
魏征近来很喜欢刘仁轨这个兢兢业业工作两年的给事中,虽在门下省批驳审议,但从未出丝毫差错。大唐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所以,诏书过第二道关卡门下省时,即使是右相决策也有被驳回的时候。给事中这份差使是真正的两头不讨好的位置,要么公正要么胆小懒惰无所作为。可谁愿意辛苦爬到给事中的位置上了还做一个胆小懒惰的五品官。所以有许多给事中为自己刷一把存在感,动不动就反驳中书省的诏令,致使朝廷政令延迟下达。刘仁轨的优点就是不偏不颇,不计名利,公正批驳审议。李二也仔细观察到这个小伙子的优点,所以这次微服暗访带来的亲信里就算上他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