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谁能保证它不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 (第2/2页)
“注意这个关节部位的拼接精度,偏差不能超过 0.1 毫米,这关系到后续变形功能的顺畅实现。” 车间主任大声提醒着工人,眼神专注地盯着操作流程,手中的对讲机不时传出指令,深知样车试制是项目的关键节点,不容有丝毫差错。
经过数日的紧张忙碌,第一辆异形汽车样车终于惊艳亮相。它静静地停放在展示大厅中央,仿若一头沉睡的机械巨兽,猎豹般流畅的线条、鲨鱼般锐利的车头,以及车身表面那独特的金属光泽,无不散发着令人震撼的科技魅力。
孙连城带领全体科研人员围聚在样车周围,眼中满是自豪与感慨。“同志们,我们做到了!多年的努力,无数个日夜的拼搏,终于迎来了这一刻。”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眶有些湿润,多年来承受的压力、面对的质疑,此刻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优化,确保异形汽车以最完美的状态推向市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深知后面的路依旧充满挑战。
就在科研所沉浸在样车试制成功的喜悦中时,国际竞争对手的动作愈发频繁。“速翼” 公司在未能窃取到关键信息后,决定改变策略,试图从市场舆论和政策层面打压异形汽车项目。
他们在国际汽车论坛上,公开质疑异形汽车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声称这种过于激进的设计理念将给消费者带来巨大风险,还利用媒体关系,在一些主流报刊上发表抹黑文章,企图误导公众舆论。
“大家看看,这种从未经过市场检验的异形汽车,一旦上路,谁能保证它不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速翼” 公司的一位高管在论坛上故作担忧地说道,眼神中却透着狡黠,试图煽动其他车企一同抵制异形汽车,维护自家公司的市场地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攻击,科研所迅速启动危机公关预案。对外宣传部门加班加点,收集整理异形汽车的各项安全测试数据、技术认证报告,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一一展示,用事实击碎谣言。
“我们的异形汽车在研发过程中,经过了上千次的模拟碰撞测试、极端路况行驶测试,安全性能远超传统汽车标准。请大家不要被不实言论误导,相信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 宣传人员在发布会上坚定地说道,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果敢,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如同利剑般斩断谣言的枷锁。
政府部门也在关键时刻给予了有力支持。相关科技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异形汽车项目进行专项评估,并向公众公布结果:异形汽车代表了未来交通领域的创新方向,具备极高的科技价值和市场潜力,政府将大力扶持其后续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迅速扭转了舆论风向,公众对异形汽车的信心得以恢复,甚至愈发期待它的正式上市。而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合作伙伴,看到科研所如此强大的应对能力,也纷纷坚定信心,加大投入力度。
在这场与国际竞争对手的较量中,科研所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高效的危机应对能力,逐渐站稳脚跟。异形汽车项目如同初升的朝阳,虽历经风雨,却愈发耀眼,向着大规模量产与商业化推广稳步迈进。网络上,关于异形汽车的讨论热度悄然升温,网友们惊叹于它的炫酷外观和强大功能,纷纷猜测它何时能走进日常生活,成为新一轮科技热潮的焦点。科研所全体人员深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们毫不畏惧,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每一场考验,书写属于异形汽车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