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谣传,越传越离谱 (第2/2页)
跟赵三水几个小弟说了他想干的事儿后,他们几个争先恐后地帮他出主意。
最后都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儿定能给他办得妥妥儿的。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村里的几个小弟便时不时地凑在一起说他们村里的知青。
有地说在哪里见过哪个知青,也有的说是知青回城后也是没有工作的。
村里的知青们这两年也陆续回城了,有相当一部分是没考上大学的,也回城了。
回城后咋样,村里人还真不知道,但考上大学的人他们是知道,他们村里就有两个。
说的就是沈离和杜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三个孩子养得也好,都说考上大学后就能享福了。
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的猜测,直到赵三水他们说起了徐家的两个小崽子。
这两个在以前也算是村里的名人了,一说起这兄妹来都竖起耳朵来听。
然后小崽子们的姥爷家平反了的事情就传开了,也就是李家。
说这个李家呀,以前可是个大户人家,被下放也是因为家里成分不好。
现在都不讲成分了,回来后他们的工作也都还回来了,这些年的工资也补给他们了。
那可是大户人家呀,那家底肯定是厚的。听说那两个孩子能回城还是李家的人使了劲儿的。
还听说他们在省城都有工作了,那俩孩子现在过得好着呢。
还有的说,徐建华这个人有多么坏,丁红豆嫁给他完全是被骗了。
徐建华在钢铁厂的时候,贪了很多钱,这些钱都被他留给了两个小崽子。
……
这些谣言一开始只在小部分人之间传,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
甚至越传越离谱,就差徐家小崽子们腰缠万贯了。
杜若也听到了这些谣言,还是从赵红梅嘴里听到的。
赵红梅现在已经是全天都待在作坊里面了,她做糖的手艺也越来越好了呢。
只不过,做的那些还是杜若教的那些。
杜若也没问他们为什么不创新,在她看来不创新也是好的,反正她也没想着让这个作坊一直开下去。
她们的谈话就在作坊那边的小办公室里,这回赵红梅在案上忙碌着,杜若坐在窗户边上笑嘻嘻地听着,还挺惬意的。
赵红梅问:“你们也住在省城,真是这样吗?”
杜若道:“我哪里知道?省城那么大,这两年我可没见过他们。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姓徐的有仇,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指望着我打听他们,想屁吃呢。”
“也是。”赵红梅叹了口气,“那俩孩子也确实不讨喜。跟丁红豆一样,都不是个东西。
你是不知道,他们回城前,还想把那个房子卖给村里。嘴上还说着要举报我们村里的干部,可坏了。”
杜若淡淡地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都不是好东西。幸好那些知青们都走了,咱们村里也就消停了。”
赵红梅却是翻了个白眼儿,“这可能吗?没有知青是好事儿,看不到知青闹腾了,村里的一些人就又开始闹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