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2/2页)
刹那间,整个朝堂陷入一片血腥与混乱之中,刀光剑影交错闪烁,鲜血四溅喷洒,将原本庄严神圣的朝堂染成了一幅恐怖的修罗地狱画卷。
可怜那年幼的皇帝刘协,何曾见过如此惨烈骇人的场景?他瞪大双眼,满脸惊恐之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整个人完全被吓得呆若木鸡,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一般。毕竟,此时此刻的刘协,终究还只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当朝堂之内弥漫着浓烈刺鼻的血腥味时,许多之前还跃跃欲试、想要借机发难的大臣们顿时都噤若寒蝉,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眼见着几个带头闹事的大臣瞬间便身首异处,成为了冰冷的尸体倒卧在地,其余众人无不心生恐惧,赶忙收起自己的锋芒,老老实实地低下头来,生怕会步那些被杀大臣的后尘。
趁着这股威慑之势,董卓再次旧事重提,毫不客气地向满朝文武抛出了迁都一事。尽管众多大臣心中对此决议深感不满和不情愿,但面对董卓那凶狠残暴的手段以及其强大的势力威压,他们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只得乖乖闭上嘴巴,违心地随声附和着董卓,表示赞同他的这一决策。于是乎,一场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重大事件就这样在血腥与暴力的阴影下被强行敲定下来。
实际上,董卓压根儿就没打算和这些大臣认真商谈什么要事。他之所以摆出这副架势,无非就是想给汉室留点儿面子,走个过场而已。毕竟,如果完全不顾及大臣们的看法,直接独断专行地行事,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太过跋扈嚣张,不利于他掌控大局。
果不其然,在董卓杀鸡儆猴般地处决掉几个不听话的大臣之后,其余人立马变得老老实实、噤若寒蝉起来。见此情形,董卓心中暗自得意,表面上却并未表现出太多的苛责之意。
紧接着,董卓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散朝,并严令各位大臣速速返家,着手准备迁都之事。而且,他限定众人必须在短短三天之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即刻动身启程!因为时不我待啊。
要知道,此刻那十八路诸侯正屯兵于虎牢关外,对洛阳城虎视眈眈。倘若不能尽快撤离此地,一旦被他们攻破虎牢关,长驱直入洛阳,那么这座繁华的都城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到那时,董卓所拥有的一切权势财富恐怕都会化为泡影,成为一场黄粱美梦。
虽说这十八路诸侯看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散兵游勇,但董卓心里清楚得很,所谓“聚沙成塔”,人数众多的他们汇聚在一起所能爆发出来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只要联军成功突破虎牢关,必然会士气大振,一路高歌猛进,直奔洛阳而来。而眼下洛阳城中还有这么多心怀叵测、蠢蠢欲动的大臣们,若是在关键时刻这些人突然临阵倒戈,转投敌方阵营,那他董卓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逃脱必死无疑的下场。
所以,无论如何,董卓都必须赶在局势恶化之前,迅速带领大军和朝中官员撤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