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清闲的日常 (第2/2页)
用纯面粉和杂粮面粉研磨的面条。
——都是曾经和平时候在农家集市上能在作坊里买到的手作产品。
如今放在基地,可是妥妥的奢侈品。
然后桑喆在9区办事大厅挂出广告。
反正现在有公交,因此有了不少有余力的居民,搭着公交跑到12区来排队买,四十度的天气,一排能排个把小时,生意好得惊人。
至于这些东西的来源,桑喆也不怕他们打听——现在谁还不知道12区各家各户都种菜呢?
特别是桑喆家,那个高出小院的玻璃暖房早就被人在论坛上说烂了。
不止暖房,包括桑喆和桑喆家小院,甚至是12区各家本身,都是论坛里被八卦的重点对象。
没办法,12区太特别了。
上个月桑喆没在的时候,论坛里还曾经出来过这么个帖子——【为什么12区还保留那几户?】
其中内容很明确:既然12区已经整个定为了避险区域,那留着这几户的房子就是浪费公共财产,乃至威胁公众生命。你拆了,没准还能多些难民落脚,不拆,就是这几户在搞特权。
大约这么个内容。
下头响应的人还不少。
当时何洋、谢岩他们都气了个够呛。
还是后来论坛管理员出来把帖子封了,并在张可为他们的强烈主张下出来做了解释:承诺这几户在灾难时会服从上面一切指令,但在平时,这边的土地反正也没用,让他们迁走反而需要投入大量补偿,没必要。
如果再有人对这事有意见,可以在论坛后台反应,并附带相关补偿措施。
原本就是基地一些有钱人们闲的没事在眼红,自然也没有人认真想要为这事想其它解决路子。
于是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如今看着一堆人在外头排队买东西,何洋在西厢房这边窗口前一边张罗,一边跟桑喆偷偷翻白眼:“看吧,之前在论坛眼红咱的,还有现在在外头排队买花生油的,肯定就是一拨人。”
桑喆笑,那是肯定的,穷人们都忙着做任务攒积分谋活路呢:“没事,咱给他们贵点,报复回来。”
桑喆这些产品的定价不可谓不贵,150ml的花生油能卖出50斤粮食去。
但即使如此,仍然大量的人在排队买。
只能说,天灾七年,贫富差距问题还是没解决。
夏天越发热了,八月时候白天最高气温已经到了四十后半。
人们总觉得山上高、能凉快些,但其实紫外线也会更强,光中午晒的那一会儿,余温能一直把屋子里的温度捂到晚上去,相当难熬。
然而大家都是经历过五六十度时期的,如今区区四十多度,完全挡不住大家该干啥干啥。
不过桑喆他们这边倒是很快猫了起来。
桑喆卖的那些东西,大多都是消耗空间存货的,卖完了也就完了。现在每天还会通过以货换货现给客人榨些油,也就是客人拎来几斤花生,他们给榨了,然后收些手续费——类似的活计,除此之外也就没了,相当清闲。
这一清闲,桑喆便发现了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