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写书门生 > 第5章 苏御归家搜肠刮肚 谋篇布局彻夜难眠

第5章 苏御归家搜肠刮肚 谋篇布局彻夜难眠 (第2/2页)

为了丰富这一章节,苏御又仔细回忆起沿途所见的难民百态。有一回,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流民聚集地,他见到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衣衫褴褛、满面尘土,却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书箱,里面装着他视若珍宝的几本书籍。旁人劝他扔了减负,他却只是摇头,目光坚定地说:“书在,希望就在,这是我们民族的根。”苏御将这些细节融入书中,描绘出乱世中文人对知识的执着守护,让这一章节充满了力量与温情。

与此同时,苏御还在思考着如何巧妙地引用诗词来升华主题。他翻阅着手中的唐诗宋词集,当看到杜甫的《春望》时,眼睛一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不正是当下乱世的真实写照吗?用在此处,既能勾起读者对历史沧桑的共鸣,又能为章节增添文学韵味。他兴奋地将诗句标注出来,准备在合适的地方嵌入文中。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苏御却浑然不觉。他的世界里,此刻唯有那尚未完成的《墨韵千秋》书稿,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炽热信念。

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苏御也遇到了难题。比如,在写到魏晋时期时,资料相对零散,如何将竹林七贤的洒脱不羁、玄学的兴盛以及当时独特的文化风貌系统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既能领略其风采,又能理解其对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这让他颇费思量。他查阅了手头所有关于魏晋的资料,甚至从一些野史杂记中寻找线索,试图拼凑出一幅完整的魏晋文化图。

林婉兮睡了一会儿,便悠悠转醒,看到苏御还在忙碌,心中满是感动。她轻轻走到苏御身边,为他添了些灯油,柔声道:“公子,您也歇会儿吧,莫要累坏了身子。”苏御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却笑着说:“姑娘,我不觉得累,此刻心中满是灵感,只想趁热打铁,将这书稿雕琢得更加完美。”

二人又继续探讨起来,林婉兮凭借自己对书画艺术的了解,建议苏御在描述魏晋文化时,可以引入顾恺之的绘画风格特点,从画作中窥探当时的审美取向与社会风尚。苏御听后,拍手称赞:“姑娘此计妙极!顾恺之的画作线条流畅、神韵兼备,正能为咱们的文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他们又讨论起书中关于宋朝文化的呈现。宋朝商业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宋词更是大放异彩。苏御认为可以从东京汴梁的市井生活入手,描绘热闹的瓦肆、精彩的杂剧,以及文人墨客填词唱和的场景,展现宋朝独特的文化魅力。林婉兮补充道:“还可以穿插一些宋画中的民俗场景,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读者仿若置身其中,感受宋朝的烟火气。”

就这样,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书稿的构思。随着讨论的深入,苏御越发清晰地认识到,《墨韵千秋》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把火炬,要在这乱世中点燃人们对华夏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之情。

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苏御才搁下手中笔,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望向沉睡的林婉兮,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他知道,这条创作之路荆棘密布,但有林婉兮相伴,有心中的信念支撑,他们定能一步步向着曙光迈进,让《墨韵千秋》惊艳问世。

苏御轻轻唤醒林婉兮,二人简单洗漱后,决定趁着清晨的宁静,再次出门收集资料。他们深知,要完成这部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希望的书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毫不畏惧,携手向着未知的知识宝藏进发,为了心中的文化传承之梦,砥砺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