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众人研讨砥砺精进 难关重重齐心克难 (第2/2页)
苏御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唐兄所言有理,多番求证,总能离真相更近一步。这不仅是对书稿负责,更是对华夏文化传承的担当。”他环顾众人,语气坚定有力,“诸位,虽说困难重重,但我们既已立下宏愿,就当勇往直前。每一个难题都是磨砺我们的试金石,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定能披荆斩棘。”
众人闻言,精神为之一振,齐声应和。在这激昂的氛围中,他们再次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仿佛有一股无形的纽带,将彼此紧紧相连,为了《墨韵千秋》,为了文化传承,无惧任何艰难险阻。
接下来的日子里,众人依计而行,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陈学究与周崇整日埋首于古籍堆里,逐字逐句地研读、比对、甄别,为的是还原先秦诸子百家最真实、最精彩的思想风貌。他们常常为了一个字的释义、一句话的出处,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在查阅资料、深入探讨后,相视大笑,为新的发现欣喜不已。
陆文则与唐寅频繁交流,从文字描述到画面呈现,反复斟酌每一个细节。陆文为唐寅提供创作思路,依据书稿内容建议画面的场景布局、人物神态;唐寅则凭借精湛画技,为陆文的文字增添视觉冲击力,让那些抽象的思想、遥远的历史,以直观的画面展现出来。
林婉兮穿梭于各个房间,如同灵动的纽带,为大家提供帮助。她协助陈学究整理杂乱的资料,将其分类归档,贴上详细标签,方便随时查阅;给陆文送去新发现的古籍片段,为他的创作注入新灵感;与唐寅一起挑选配图的颜料、纸张,确保画作质量上乘。
苏御统筹全局,时刻关注着创作进度,协调各方矛盾。他定期召集会议,让大家分享新成果、新问题,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遇到重大分歧,他总能冷静分析,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创作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一日,周崇在查阅一本古籍时,发现一处关键资料与之前的认知大相径庭,这一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章节布局。众人紧急围坐,商讨对策。
陈学究眉头紧锁,沉吟道:“此资料若属实,我们之前对儒家传承脉络的梳理便需推倒重来。可若轻易更改,又恐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书稿的连贯性。”
陆文也面露难色:“是啊,这部分文字我已撰写大半,若要修改,工程浩大。但若是不改,又与真理相悖,实在两难。”
苏御沉思良久,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诸位,我们追求的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巨着,而非敷衍了事的应景之作。既然发现问题,哪怕困难重重,也必须纠正。我们重新梳理资料,调整布局,务必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无误。”
众人虽知前路艰辛,但看着苏御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共同的使命,纷纷点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挑灯夜战,废寝忘食。每一次讨论都是思想的激烈碰撞,每一次修改都是对完美的执着追求。
时光悄然流逝,书院里的书稿在众人的汗水与心血浇灌下,渐渐茁壮成长。从远古神话的神秘奇幻,到先秦诸子的智慧光芒,每一页都承载着他们对华夏文化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都凝聚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他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墨韵千秋》必将在乱世中绽放出耀眼的文化光芒,为华夏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不朽的文化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