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潜心钻研工艺难题 反复试验终获突破 (第2/2页)
得到这个关键信息后,团队成员们依据分析结果,四处奔波,八方寻觅所需的原料,尝试进行复配。一次,他们费尽周折找到了一种与古籍中蓝色颜料颇为相似的矿石,满心欢喜地将其研磨后加入到颜料配方中,随后满怀期待地将新调配的颜料上机进行测试。然而,命运似乎又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印刷出来的颜色过于暗沉,与古籍插画中那明亮湛蓝的色彩相差甚远。
在这反复试错的艰难过程中,团队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也逐渐凸显出来。购买特殊原料、租用实验设备,每一项开支都如同流水一般,迅速消耗着团队有限的资金储备。与此同时,外界也不时传来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冷嘲热讽地说他们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要瞎折腾,纯粹是在浪费资源。
但苏诚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并未因此而动摇初心。他们一方面积极向文化部门申请专项扶持资金,详细阐述项目的文化价值与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争取得到官方的支持;另一方面,团队内部开始全面精简开支,从办公用品的节约使用,到差旅费用的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力求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坚持不懈的钻研,转机终于在一次看似偶然的尝试中悄然降临。在一次纸张处理实验中,苏诚望着那依旧不尽人意的样本,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植物汁液浸泡之后,增加一道用古法蒸汽熏蒸的工序,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怀着这样的期待,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当经过这道新工序处理后的桑皮纸再次上机印刷时,奇迹发生了!纸张不仅油墨渗透均匀,而且韧性也得到了显着增强。陈大明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苏诚,成了!咱们终于找到解决纸张问题的‘金钥匙’了!”
而在颜料研发方面,林晓妍带领的团队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在复配颜料时,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偶然发现加入一种从古籍修复中常用草药提取的特殊成分后,成功还原出了古籍插画那种鲜亮而又不失古韵的色彩。当用新颜料印刷出的古籍插画第一次完整地摆在众人面前时,那鲜艳欲滴的色彩、细腻自然的过渡,与古籍原貌几近一致,大家激动得忍不住欢呼雀跃。
为确保新研发的工艺具备稳定的可重复性,苏诚组织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他们日夜坚守在印刷机旁,密切监控每一个参数的变化,细致记录每一次试验的结果。历经上百次艰苦卓绝的试验,新工艺的次品率从最初令人揪心的 30%,成功降至 5%以内,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当第一批采用新工艺印刷的《墨韵千秋》精美书籍完美问世时,团队成员们齐聚一堂,百感交集。苏诚轻轻抚摸着那崭新的书页,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咱们这一路走得太不容易了,但为了古籍传承这份伟大的事业,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这些书籍一经推向市场,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迅速引起了轰动。读者们惊叹于古籍工艺的精湛还原,收藏家们纷纷下单珍藏,各类文化机构也纷纷向团队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分享这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墨韵千秋》凭借着这一关键的工艺突破,再次擦亮了自己的文化招牌,向着更深更远的传承之路昂首迈进。
而苏诚和他的团队,依然怀揣着那颗炽热的初心,在古籍的世界里默默耕耘,守护着华夏墨韵这一片璀璨星河,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