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三国白话版 >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2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2 (第2/2页)

急忙下马上前施礼,问道:

“先生是否卧龙?”

那人答道:

“将军是何人?”

刘备答道:

“我是刘备。”

那人答道:

“我并非孔明,而是孔明的友人,博陵崔州平。”

刘备惊喜道: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幸得相遇,敢请坐下指教一二。”

二人遂在林间石上对坐,关羽、张飞侍立一旁。

崔州平问道:

“将军为何欲见孔明?”

刘备答道:

“如今天下大乱,四方动荡,我欲拜访孔明,求其安邦定国之策。”

崔州平笑道:

“将军以平乱为志,虽是仁者之心,但自古治乱无常。”

“自高祖斩蛇起义,诛灭暴秦,是从乱入治;至哀、平二帝二百年间,太平久矣,又由治入乱;光武中兴,再次整顿基业,是从乱入治;如今又两百年,民安日久,干戈再起,正是由治入乱之时,岂可轻言平定?”

“将军欲以孔明之才补天缝地,恐难如愿,徒劳心力耳。”

“岂不闻‘顺天者安,逆天者劳’;‘天命所至,人力不可强’乎?”

刘备答道:

“先生所言确为高见。”

“然而我身为汉室后裔,应当匡扶汉室,岂能推之于天命?”

崔州平笑道:

“我不过山野之人,随口妄言,将军何必当真?”

刘备又问:

“蒙先生赐教,不知孔明如今去了何处?”

崔州平答道:

“我也正欲寻访孔明,却不知他身在何处。”

刘备说道:

“不知先生可愿随我同行,暂到我驻地小住?”

长须者接着说道:

“我乃颍川石广元,这位是汝南孟公威。”

“卧龙先生如今不在此处,公若欲寻,还需另作打算。”

玄德听罢,深感失望,但仍执礼相请道:

“二位皆隐居贤士,可否赐教一二?”

石广元笑道:

“将军心怀天下苍生,此乃仁者之志。”

“然而天道循环,乱世未易安定,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

孟公威接道:

“卧龙先生之才,虽足以匡扶汉室,但将军寻访之苦,恐怕也未必能得其全心相助。”

玄德问道:

“既然如此,二位贤友以为如何方能得孔明相助?”

石广元答道:

“孔明素重知己,倘若将军真诚相待,持之以恒,他自会感念将军之意。”

“但切不可急躁轻忽,方显将军胸襟。”

玄德拜谢道:

“蒙二位指点,备受教益,感激不尽。”

又问道:

“不知先生可知卧龙先生何时归家?”

石广元叹道:

“孔明性情洒脱,踪迹不定,恐怕只有天知其归期。”

玄德再三致谢,辞别二人,复上马而行。

张飞在旁不耐烦道:

“哥哥苦心访他数次,竟连人影都见不到,何必如此执着?”

关羽亦劝道:

“三顾虽是美谈,但如天意不成,强求亦无益,何不暂且回新野,静候消息?”

玄德沉吟片刻,答道: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若我此行徒劳,便再来拜访,只为表明我一片真心。”

张飞见状,虽满腹牢骚,亦不再言语,随玄德继续前行。

雪势愈盛,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玄德心中虽觉寒冷,却坚定不移,誓要再见卧龙先生一面。

石广元说道:

“我乃颍川石广元,这位是汝南孟公威。”

刘备听罢,喜出望外,说道:

“备久闻二位贤士大名,今日有幸相遇,实乃三生有幸。”

“如今备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位一同前往卧龙庄,与卧龙先生共论天下大事。”

石广元却摇头笑道:

“我们不过是隐居山野的懒散之人,从不操心治国安民之事,怎敢劳烦将军如此礼待?”

“明公还是请自上马,继续寻访卧龙先生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