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 第122章 两国之间的生死之战已无可避免

第122章 两国之间的生死之战已无可避免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几个使臣随从捡起太子和使臣的脑袋,都没敢要两具尸身,便连滚带爬离去。

直到他们跑没影了,大臣们还处在极度震惊当中,不敢相信刚刚发生的一切。

萧启棣像个没事人似的说道:“诸位卿家,可以退下了。”

“君上!”一名老臣双膝跪地,“君上您可知……您方才捅了多大的篓子了吗?”

萧启棣眉梢一挑,“哦?什么篓子?”

老臣痛心疾首道:“那宇国太子何其重要?能作为和宇国周旋的重要筹码!让宇国给出足够的条件来交换,或是继续拿在咱们手里令宇国忌惮,又或者乘此机会跟宇国交好……实在有太多方法可以慢慢考虑,让咱大玄得到最大的好处!”

“可老臣万万没想到,君上竟如此不计后果,如此莽撞!竟把宇国太子给杀了!还把人脑袋砍了下来!甚至……甚至连宇国使臣也给砍了!”

“最后更是让人将他俩的脑袋带回去,还扬言定要灭掉宇国!”

“君上啊!您是把咱整个大玄逼上了绝路,并把一切退路都给斩断了!”

这名老臣越说越激动,心里更是懊悔不已,早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开始他就不该坐在旁边眼看着让萧启棣去应付使臣。

可是现在,再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萧启棣淡淡道:“若是孤事先跟你们说,孤要攻打宇国,灭掉宇国,你们恐怕会再三阻拦,孤只好快刀斩乱麻,不给你们阻拦的机会。”

闻言,几个大臣都差点两眼一黑晕过去。

这个愣头青君王,简直是把国家大事当儿戏了!

尤其是刚刚开口的老臣,整个人瘫坐在地,已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萧启棣故意道:“一统天下乃是历代玄国君王的心愿,如今大玄国力已属七国之前列,尔等就这么没信心吗?”

那名老臣有气无力道:“恕臣直言……君上您想得太简单了……这次恐怕咱们大玄要被迫卷入生死存亡之大战,不论结果如何,最终必定元气大伤!到时候若其余列国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君上,臣有提议!”另一个大臣神色凝重开口道,“大玄尚不具备以一敌六之实力,便决不能跟宇国打个鱼死网破!两国之间虽血仇已结下,但只要咱们拿出足够诚意赔偿,想办法平息宇国君王之怒,未必不能消弭战事!”

立马又有大臣说:“臣附议!即便赔偿损失极重,也好过和宇国打得你死我活!”

“臣附议!”

“臣附议!”

在场剩下的几个大臣也同时表明了态度。

此次过来陪同接见使臣的人只是所有大臣里的一小部分,但这几个都是重量级权臣,他们的态度基本上就等同于旗下百官的态度。

萧启棣看着跪了一地的几人,“说到底,你们是不相信孤,对不对?”

众大臣低着头没说话,这自然也算是默认了。

萧启棣又道:“若是孤告诉你们,孤有十足的把握灭掉宇国,并且不会损伤大玄之国力,你们大概也不会信吧?”

众大臣便齐声道:“请君上三思!”

“孤已经三思过了,”萧启棣眸子微微眯起,“孤,也没空给你们多费口舌,都退下吧。”

“君上!”为首的老臣猛地站起身,“君上若要一意孤行,老臣……老臣便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上!”

萧启棣目光一凛。

他知道,这个老臣向来对大玄尽心尽力,此刻如此反应,也是在为大玄着想,自己肯定不能让人丢了性命。

只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是无法口头说服的。

而且看得出这个老臣已是抱着豁出去了的决心。

没办法,只能先唬住他才能保住他的命了。

“给孤听好了,”萧启棣冷酷道,“你要是敢死,孤便诛你九族。”

老臣顿时僵住。

萧启棣指着另外几个,“你们也一样。当然,孤也不是不讲理之人,尔等若是不相信孤,大可以辞官离开,哪怕是跑去另外五国当官谋生或是避难,孤绝对不追究。”

说完这句话,没等这些大臣开口,萧启棣便转身离去。

几个大臣神色复杂,互相对视一眼,纷纷叹了口气,各怀心事也先后离开了大殿。

当天,萧启棣便下了调兵诏书,出动十万兵马,命他们轻装上阵,即刻出发前往西屯关。

王城内的朝堂百官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轻。

十万兵马,轻装上阵?

不做任何后勤准备,就这么急匆匆奔向西屯关那个不毛之地?

这到底是打算过去应对宇国必来进攻的大军,还是要抢先一步进攻宇国?可不管是哪一种,也不能如此草率啊!这跟直接让十万兵马去白白送死有何区别?

一时间,朝堂阴云笼罩。

官员们人心惶惶,全都认为,自家这个年轻的君上是在把玄国推向深渊。

十万兵马陆续出动之际,便已有一些官员拖家带口偷偷跑路了。

虽然萧启棣明确对朝堂官员们表示过,谁想走,都可以递交辞呈,他绝不追究。

可这些跑路的官员们哪里敢信这么个一通乱来的疯子,全都选择暗中开溜。

三天后,要跑路的都跑了。

而萧启棣手里也得到了一份李鹞上报的名册,其中清清楚楚记录着跑掉的是哪些官员。

“君上,都在这了,一共十六人,其中有三名还是栋梁大臣。”李鹞眉头紧锁,思忖道,“难道真不追究他们?只要君上下令,微臣随时可率青幽台之人将他们——”

“不必,”萧启棣把名册直接烧掉了,“我其实很欣慰,虽然跑了十六个大大小小的官员,可绝大多数选择了留下。跑掉的就让他们跑吧,我大玄也不需要那样的官。”

“是,君上。”

——

又过了好几天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