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又有不稳定因素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
“你们这是不尊重师长!”大周老师冷冷说道。
“我们只是想了解为何这样安排,有些地方不太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北戎学子并不退缩,语气中透着坚定。
这番对话令在场的双方感到紧张,但随之而来的深入交流让彼此渐渐理解对方的立场。几个月后,随着互相了解的深入,双方发现彼此可取之处甚多。
在北戎的农田里,几位北戎青年正认真地学**周的耕作技术。一位北戎的学子推动耧车,感叹道:“这套农具真是高明,若能将它引入北戎,必定能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
而在北戎的畜牧场中,大周的学子们也在学习传统的放牧方式。一位大周学子好奇地问道:“你们为何选择如此放牧方式?难道不怕失去控制吗?”
“我们相信自然的法则。”一位北戎青年微笑着回答,“放牧的过程中,羊群会自行寻找食物,这样反而能让它们更健康。”
数月后,成效初显。北戎借鉴了大周的农耕技术,粮食产量明显提升,而大周学子带来的管理理念,使北戎的畜牧业更加规范,管理效率也大幅提升。
在一次朝会上,拓跋天宝听取了秦煜的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华阳侯的提议的确是明智之举。我们要继续加强与大周的交流,让北戎在合作中不断成长!”
在朝堂上,众位大臣纷纷表态,气氛一片热烈,赞同秦煜的提议。然而,隐藏在这表面的和谐之下,矛盾却悄然滋生。北戎的传统势力暗中不满,老一辈的官员们围在一起,低声交谈,神情凝重。
“这些外来思想未免太过放肆,若是让他们过于干预我们的事务,北戎的根基将岌岌可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面色严峻地说。
“可我们也不能闭门造车,时代在变化,若不适应,迟早要被淘汰。”另一位年轻的官员回应道,他是朝中极力支持改革的代表,面带忧虑。
“放眼当今世界,强国之所以强大,不外乎开拓与学习。”年轻官员的话语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
与此同时,在大周的朝堂上,保守派的大臣们也对此次交流显得不太高兴。众人聚集在一起,举杯斟酒,嘲讽道:“北戎那些野蛮之地,不值一提。我们大周何需向他们学习?”
“要知道,若是放任那些北戎风俗流入,恐怕连我们的文化都要受影响。”另一位老臣附和道,言辞间充满了不屑。
在这样的氛围中,秦煜如同一根穿针引线的细线,竭尽全力地安抚着北戎内部的不满,同时也在与大周的代表进行着紧密的协商。他走进朝堂,目光扫过那些眉头紧锁的老臣,微微一笑,“诸位,交流是为了互助而非取代,若能相互借鉴,必能让北戎与大周齐头并进。”
“但若是失去自身的特色呢?”一位面色凝重的老臣质疑道。
“我明白您的担忧,”秦煜认真地点头:“我也相信传统是根本,但在时代的浪潮下,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只有在保护我们的根基的同时,吸收外来有益的思想,才能让北戎的未来更加光明。”
朝堂上的气氛微微缓和,然而,一些人心中的疑虑依旧无法消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