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成道天书 > 第236章 三清道祖

第236章 三清道祖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成道天书!

石中观想参详《列仙传》,这时研习至关于圣人老子的描述章节处。

他本在以前之时,就对圣人着作《道德经》以及大道至理,观想参详解悟了好一番,自然对圣人之迹,较为明朗清晰,便在此间展意而动,神交三清道祖来。

正当他沉浸于对三清道祖的敬悟了解之时,似乎感觉太虚禁地里,突然光芒大盛,一道虚幻的身影,缓缓浮现而出。

那身影周围,散发着道道道韵光辉,面容祥和而平静,宝相庄严而肃穆,正是圣人老子的一道幻影出来。

但闻圣影开口道:“石中大士,汝能于此太虚静地之中,观想吾等道仙事迹一番,也算是个与道有缘之人,且赠你一枚悟性山花,是否能堪破玄机了悟汝道,全在你之真我意识中寻了!。”

石中原本波澜不惊的处在观想意境之中,此刻不由得神魂一惊,忙是拱手执礼,恭敬谢过圣人所赐。

圣人接着说道:“教中三清道祖,虽各有其道,但实则同源为一体。太清道德天尊以教化世人、传播道德为念。玉清元始天尊主掌天地万物之元始造化。上清灵宝天尊则注重护持众生、度化群迷...”

观想参详中的石中听得入了神,不断点头,频频了悟不解之道则,如痴如醉地感受着圣人亲自指点。

圣人又道:“今日与汝这一番交谈,全在于与那罗吉一段善缘随法来,望汝能领悟个中真谛,日后助力于善德天道一途,使善德善行之世道盛行,或更加增进。”

言罢,圣人幻影便渐渐消散不见。太虚静地中,其所放之光芒,也随之消散而黯淡不见。

石中却仍沉浸在观想参详的境地中,回味着圣人的诸般玄奥话语,心中大有所悟。

而其外在真身,全然端坐在那大石头上,继续沉浸于对《列仙传》的参详中,未曾动作过分毫,你道是玄与不玄来!?

话说道教三清祖师爷,他们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祖师在道教中,是至高无上的神只,象征着宇宙的起源、阴阳调和,以及万物化生。?

?玉清元始天尊? ,又称元始天王,是道教三清祖师爷中的第一位。他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神,代表混沌未开之前的宇宙状态,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九旒冠冕、身着十二章服的帝君形态,其手持玉如意,身旁九龙环绕。象征着宇宙的起源与初始。

元始天尊的名字,意义为“元气之始”,代表着宇宙的根源。关于他的起源,道教经典中,并没有明确提到与盘古大神的真正关系,而是将他视为独立的创世之神。?

?上清灵宝天尊?,是三清祖师爷中的第二位,被视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保护者。

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芙蓉冠冕、身着九色云霞裳的帝君形态,手持玉如意,身旁九龙环绕。

灵宝天尊象征着阴阳刚分开的“太极状态”。在观中,他的塑像,通常捧着如意,站在元始天尊的左边,代表着阴阳调和后的秩序。?

?太清道德天尊? ,又称太上老君,是三清祖师爷中的第三位。

他是道教的重要神只之一,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芙蓉冠冕、身着九色云霞裳的帝君形态。手持太极图,身旁九龙环绕。

他是道门公认的创始人,圣人老子是他于世间的化身。

道德天尊的名字,意义为“阴阳和合”,象征着宇宙万物化生的状态。

在道教中,圣人老子被尊为“帝王之师”,并在唐代被封为“太上老君”。?

灵宝天尊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辨、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即宇宙形成的第二大世纪。在三清殿中,灵宝天尊位居元始天尊的左手边。

三清祖师爷,在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被供奉于正中位,分别代表道教的核心信仰和宇宙观。

而三清体系,在道教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与《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哲学思想相互对应,象征着“无极太极阴阳和合”的演化全过程。?

道门尊灵宝天尊,称其灵宝君、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太上玉宸大道君。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曰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供奉在三清大殿中元始天尊的左手边。

有故事讲,灵宝天尊是元始天尊度化的弟子。按照道经的记载,灵宝天尊的身世,与释迦牟尼相似。

而灵宝天尊的家乡,是在西方天竺一个名叫绿那玉国的地方。

他原本是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聚气之人,后来在母亲洪夫人的胎中,住了整整三千七百年,才脱胎化成人形,降生在天竺一国的郁察山浮罗峰。

灵宝天尊的母亲,曾为他取名为“器度”。字上开元。器度从小便很是气度不凡,潜心修习,无师自学而成。

长大之后,他又领悟了大道的真谛。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天道,他坐在一棵枯萎的桑树下,凝神思考了一百天。

而此时的元始天尊,已经在三界各地弘扬自然道法久矣!且已搭建起了自己的仙家班底,如此资质非凡的人才,若非元始天尊,谁敢当者!

后来,器度游历至中原,成为元始天尊座下的一名弟子。元始天尊,自也没亏待于他,加之灵宝天尊与一般修仙者相比,优秀了得!元始天尊便把珍藏着的十部,记载了高深道法的经书,全都传授给了灵宝天尊。

器度跟随着元始天尊,游历了十方世界,广为宣扬道法,度化有缘之人。与和元始天尊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他们不仅是师徒关系,更像是无所不谈,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游历回归之后,元始天尊见着这位宝徒、挚友,竟然是如此优秀了得,无以复加!于是便将自己所修的道法心得,倾囊相传,毫不留私,并赐予徒弟尊号“灵宝天尊”。

这也意味着,灵宝天尊将要承担起道门重任,要将道家教义传承于下世,负起为后世宣讲道法之重责。

而灵宝天尊也的确不负元始天尊之所望,从此踏上了宣法,传道授业之路。于普世广为宣传道门经典,将大道至理,广泛传播于万世诸界。

这寰宇世间,被灵宝天尊所度化之人,用数字根本衡量不过来。从上古帝王到凡间今世百姓,都得到过灵宝天尊的无形教化。

故此灵宝天尊,也一举跻身为道门神仙体系最高集团,受封治理玄都玉京,身边有三十万仙家金童玉女,侍卫听调,万神入而拜之。

灵宝天尊,即太上老君真身。住在三十六重天上,那最高仙境之“三清境”,上清境禹余天上元玉晨宫。其上所居的是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在道门中的地位,与西方传入之佛教,在东土衍化之后,所显示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位有些类似。

但凡是遇见有缘好学、请教疑难之人,心心念念起灵宝天尊影像,他的化身就会入梦或是显化出现在意识海,尽心加以修者训诲。

灵宝天尊,后来具有了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般变化神通。(因此有人怀疑《西游记》中菩提老祖是其所幻化)灵宝天尊之道德形象无处不在,充满于万物之中,这与佛教的“法身”颇有些相似之处。

元始天尊所宣讲的道法,很多都是由灵宝天尊整理后,方才传播于世的。他降下金科宝箓、三洞仙经,把这些经箓,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修行真人们,让他们再传援给天下万界诸修者。

灵宝天尊圣的诞辰,是华夏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每年夏至为农历五月中,夏为大,至为极,万物于此壮大繁茂至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日,上清真境灵宝天尊的圣诞吉日,可见灵宝天尊至刚至阳之仙尊大位显。

灵宝天尊不仅广传道法于世,他还经常为真人们讲经说法,有很多神仙和凡人也都聆听过他的亲教。其中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上古帝王。

这方天地间,修者无数,却多由灵宝天尊及其座下真人们,传授道法奥秘和修炼方法,才得入道修行。当然魔道除外。

灵宝天尊,经常游历于世间,宣扬道法,普度世人。其千变万化,无所不在。或男男女女,或大大小小,或草或木,或凡或圣,由天罡地煞变化,形形色色,不一而同,到下界讲经布教,教化众生修真解悟,却少有留下真迹来。如此周而复始,不知有多少岁月了!

根据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无力支撑,元神分化出三清。

元始天尊持盘古幡破混沌,分天开地。圣人老子顶天立地持玄黄玲珑塔,又持太极图,定地水火风,演化万物。通天教主演日月星辰,分山川河理。

而所谓三清,实为“三才”,即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三才者,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的配置组合,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有说圣人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此三清即指三山,故世出三圣人,是以中天终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东方太行山出孔夫子也!

其实,张天师创立道教一门后,对于神灵的祭拜,本来也是采用传统的方法,那就是同时尊奉黄帝与老君。

而黄帝的崛起,又与道家黄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齐国与楚国的大力发展,到了汉代之时,黄老道家鼎盛一时,黄帝也正式被确定为始祖神。

但做为华夏共祖的黄帝,和黄老道家不同新兴的道教祖神,无力统一在一尊大神形象上,于是在后世的流传中,黄帝一般人王形象成仙的,是人王祖帝之楷模。而对于太上老君的信仰,则被传承了下来。

当时空转换到南北朝时,道士们忽然就发现,不知不觉中就面临了一个大难,那就是西方外来佛教,鬼使神差的传入了神州本土。且借助着南北朝不统一的乱世,举起“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旗号,取得了大发展,深入了世人心。

佛门宗旨思想,似乎远比道教玄奥,精妙了许多!这一点上,却是华夏古国与印度古国,两国民众的民族天性所决定的。所谓出自苦海,自必更胜于上位,毋庸讳言。

道士们一看,这不行啊!得顶住了!否则佛门大盛,风行天下,苍生尽去了极乐世界,皆都是堪破了四大皆空相,全躺平了!世道必乱!

道门大道至理也无处可行,终而废止!到那时天道暗变,时迁境移,地处不宜界,那还何谈我华夏信仰宗源世界来!?

可好汉也架不住人多,佛系生众多了不止一个两个!道门的主神,就只是太上老君孤零零一个,本在清平明静的世界,众生无有他时,还可教化传道受业解惑一番。可粗粗解悟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看山不是山等哲理后,生众反而更加糊里糊涂了!

而佛教横三世佛,竖三世佛,若是不够,又来个五方神佛、过去七佛,前世佛、今世佛、未来佛....拉帮手摇人,那是随时而来,只看你信与不信来!

这时作为人王始祖的黄天大帝,他老人家不乐意了!“你一外来教派,把俺的地位排那么低!我能出啥力,便是出啥力来吧!?”

当时江南还有个着名道士,姓陶名弘景,他是个修行有加,道术数理精通之人。他知晓那个时代,道教的重要力量,重在江南三支。除了张天师代表的天师正一道外,还有茅山派与灵宝派。

而那时茅山派又称上清派,供奉的祖师是女仙魏华存,而魏华存师从得教于圣人。陶弘景自也是茅山一系的。而灵宝派的代表人物是许逊、葛洪一系,实则皆是太上老君门下。

三派的主神,虽只是圣人老子一个,但上清派供奉元始、灵宝派供奉灵宝,正一派供奉老君。只需三教合一,道门自可强盛起来。

要知道,有传说,元始天尊亦是老君的一世化身,老君与灵宝都是元始天尊弟子,具皆是鸿钧老祖门下弟子。

直到有一次,由鸿钧老祖所造出来的一位巨人,名叫盘古,受命鸿钧老祖,挥巨斧开天辟地后,在此一轮回的三界中,正是多少开天辟地以来,道魔杀伐,连续不断起。

先是女娲娘娘与伏羲大神在此次开辟前,于无边混沌的一个紫金葫芦内破葫而出。

再到后来女娲娘娘下界,为造福人间,与兄长伏羲弃兄妹之系,而成为世间一夫妇。

此后共工怒撞了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又经三皇五帝、到封神大战,俱已成过往而时罢了!

再起一时代,女娲娘娘为世人孤战诸天,最终又大战昊天上帝,取胜而平仙凡万界后。女娲娘娘取而代之,统御三界,号令乾坤,莫敢不从。

然又过两千多年时光,北溟狱海,那大魔境宫中的掌教之主,混鲲魔祖,亲率座下群魔徒子徒孙,于全位面界域里,祸乱整个三界时空之时,灵宝天尊与元始天尊还有道德天尊受命于女娲娘娘玉旨,号令修道界上下一切神仙诸灵,随同西方二圣所统领的佛门上下一切佛陀、菩萨,为守护三界众生,下界决战北溟狱海,大魔境宫内的所有大小妖魔亦是齐出。

最后在三十六重天紫宵宫外,鸿钧老祖与魔道祖师混鲲,展开了不知自多少开天辟地时光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天道与魔道之争战。

最终鸿钧老祖拼尽全力,险胜了混鲲魔祖,将之又封在北溟狱海中。自也魂归了天道境,临去之前,将毕生之修为道法,尽数传给了女娲娘娘。尔后成梵天天道,沉睡不醒。

自那以后,不论是灵宝天尊还是道德天尊,以及元始天尊,对女娲娘娘便是忠心无二,奉为仙神人众之母尊祖神。

在后来的抗魔伐天战中,灵宝天尊与元始天尊还有道德天尊,多次相助女娲娘娘,亲自在神魔战场中,降伏强魔,诛杀邪佞。

再至后来,女娲娘娘与卷土重来的混鲲魔祖第二次大战,不幸落败,被擒在三十六重天紫宵宫外,混鲲魔祖以结界困住了母尊祖神。

而元始天尊,为救女娲娘娘,随同伏羲,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与西方二圣,杀上三十六天。

万分不幸,元始天尊随着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阿弥陀佛、准提皆战死于魔界之祖蒙督之手。至此一世修者皆殉道而亡,似灰飞烟灭了一般。

后来,元始天尊之徒弟,燃灯道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黄龙真人、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灵宝大法师、赤精子、广成子、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南极仙翁、姜子牙、申公豹,一番封神演义在世间。

封神榜后,众仙神归位,持元始天尊之盘古幡、中央戊己杏黄旗、三宝玉如意,等法宝,一鼓作气,彻底剪灭了魔道,迎回正教诸位大能神只。始建天庭,开启了玉皇一世新时空领域。

三清尊神,自追随鸿钧老祖,历尽无数轮回,他们不断开天造地,造化万物。由始至今教化不计其数,开劫渡人,数之不尽。三位天尊,以元始天尊所开之地,所辟之地,最为颇多。

直到由盘古大帝又一世出,再挥巨斧所开辟而来,终始三界,却又正值此番天地之中,道魔杀伐连续不断。

在此次开天辟地前,茫茫混沌中,女娲与伏羲在一个紫金葫芦里破葫而出,横空出世。

当时那天地创立以来,十亿春秋后,又先经历了女娲造凡、女娲补天、人间三皇五帝、封神大战,再到后来的女娲孤战诸天,挫尽满天神佛,大战昊天上帝。最终女娲击败昊天,令上帝羞愤之下自爆元神,永久消亡。

就此由女娲娘娘统一了三界,玉帝以号令天地诸神佛,从此抗击北溟狱海大魔境宫。

三百年过后,混鲲祖师重出三界,占领整个天地远外。满天神佛,惨遭灰劫。就此,三清尊神,与西方二圣,追随女娲娘娘与伏羲大神夫妇,为誓保三界不可永远落入魔道之手,为报各自教派被灭之仇。从此踏上了抗魔伐天,誓诛贼苍的道路...

此间故事,正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非是时光倒流或循环往复,终始不息,却是世间位面独立于世,不知有几何,天道轮回,亦不止这几许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