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找家长 (第2/2页)
“而且他们的计划书里,对市场前景的分析过于乐观,风险评估却做得很不到位。”另一位工作人员补充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商业局决定重新组织几家工厂的负责人开会,向他们表明立场。
会议当天,李明等人早早来到会议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以为引进生产线一事已是板上钉钉。
然而,当商业局副局长严肃地走进会议室时,他们隐隐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关于你们提交的引进彩电生产线计划书的事。”
商业局副局长表情凝重,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提出的上千万美元外汇需求,实在是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目前市里的外汇储备有限,无法满足你们的要求。”
李明等人听到这话,顿时傻眼了。
“领导,这生产线对我们太重要了,没有外汇引进,我们根本没法和王云峰竞争啊。”李明焦急地说道。
“是啊,领导,您再想想办法,我们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其他厂的负责人也纷纷求情。
副局长不为所动,坚定地说:“外汇是没有。你们不能总是依赖政府的支持,得自己找出路。”
接着,副局长提出了一个建议:“你们不妨考虑将市场拓展到下面的县城。现在县城的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者对电视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你们可以针对县城消费者的特点,调整产品策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打开县城市场。”
李明等人听了,面露难色。“领导,县城市场虽然有潜力,但消费者的购买力有限,而且销售渠道也不好建立啊。”
副局长耐心地说:“这就是你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你们可以联合起来,整合资源,共同开拓县城市场。在销售渠道上,和当地的经销商合作,或者自己建立销售网络。只要你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取得成效。”
会议结束后,李明等人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商业局。
他们意识到,自己试图通过哭穷获取外汇引进生产线的计划彻底落空了。
回到厂里,李明召集各厂负责人再次开会,商讨应对之策。
“现在咱们只能按照商业局说的,往县城发展了。”李明无奈地说。
“可这谈何容易啊,县城市场的情况我们都不熟悉。”有人抱怨道。
“不管怎么样,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出路了。我们得团结起来,共同想办法。”李明鼓励大家。
以往他们都是等配额,所有的销售都由政府说了算,他们只需要生产就行,如今时代变了,他们的思想也需要变一变。
不过他们并没有联合在一起,各自为战,因为每一块的市场都是固定的,你进去了那其它品牌再进去就会影响到自己的销售。
实际上他们运用的就是后世的家电下乡的策略,不过他们没有用到精髓,就是把电视剧往县城商场一放,没有任何的选产、优惠政策。
原本现场也有电视机销售,他们的品牌并没有多少竞争力,所以销售情况依旧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