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琉球的变化 (第2/2页)
“东家,如今俘虏营还有超过六千的壮丁,加上我们雇佣的杂工,参加良田开垦和工地建设的壮丁都超出了一万人,因此各地开拓速度快了不少,尤其是钢铁和铸造工坊,还有马车工坊投产后,各类辅助工具和牲畜越来越多,开拓速度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按规划,一期所有项目早已完工,连而二期项目都快收尾了,三期已经开始启动好几天了。”老钱也高兴地汇报着。
了解了各种因果后,无忌毫无保留地肯定了大家的努力,表扬了兄弟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离开三个月,琉球的变化简直是日新月异啊!无忌心想,按照这个开拓速度,琉球基地必定能够战乱发生时接收更多的流民。目前唯一还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就是尽快组织大规模的南洋贸易,以便短时间内在香港、崖州和琉球三个基地囤积更多的米粮。
“狗子,明天你和柱子对接一下,我们琉球产的精盐准备大量对外售卖。现在还有多少库存,接下来需不需要扩大生产,你们明天要对接好。”“阿明哥,没问题。”已经好久没人称呼无忌阿明了,久到他都差点忘了自己的原名。“东家,这里有一封给你的密信,前两天才从香港带来的。”小陈说着就把信递给无忌。
这是飞烟从谍网总部传过来的密信,为慎重起见,无忌带着密信进了书房才打开用火漆密封的信封拿出信来看。刚看完信,无忌心里的无名之火顿时就蹿得半天高。飞烟的密信主要是告知无忌,在福建泉州有个实力强横无比的家族--蒲家,开始在明目张胆的为难四海商队。刚开始只是威胁张小鱼,不准在四海超市中低价售卖棉织品和铁制品,后来又威胁不准与番商低价交易棉布、铁制品和陶瓷。后来张小鱼无惧其威胁,继续和番商交易,谁知蒲家竟指使泉州水师在泉州港内直接扣押了商队三船的货物,还打伤十几个商队成员和船员。
飞烟在信的末尾请示无忌,该如何应对,还附上了泉州谍站所查到的蒲家的详细资料。原来蒲家祖上是大食人,从唐朝初年间便来到我天朝上国国都长安开始经商。后来经安史之乱的肆虐后,大唐国力急剧衰退,孱弱无比,安西、河西各地相继沦陷,连国都长安都屡遭吐蕃、回纥各国兵锋的威胁,甚至长安洛阳等地都被攻破了。中原大地也遭各节度使割据,混战不断,因此当时的很多豪族、巨贾都纷纷南迁躲避战火。
当时已定居于长安的蒲家逼不得已把大部分家族成员撤回大食国,只留少许成员随大流南迁,一直到南宋末年才全家定居泉州。蒲家不但足迹遍至陆上丝绸之路的各国,还涉足了海上丝路的经营。安史之乱后,河西安西等地战乱不断,大唐的陆上丝路完全中断。蒲家因此举家迁回大食国,一直到南宋末年大食被西征的蒙古帝国灭亡之后,才又从大食迁徙至泉州定居。在泉州站稳脚跟的蒲家家主蒲寿庚,因出卖南宋朝廷而得到元廷赏识和支持,迅速升官发财,从而一举奠定蒲家在泉州一家独大的基础,历经百年的发展,蒲家如今已经长成了庞然大物。
如今的蒲家在泉州几乎已经做到了只手遮天,因为他蒲家是大食人属于色目人,在元廷统治下其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贵族,还拥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而且掌握大部分海路。在家族的支持下,蒲家子弟当官和在军中任职的不在少数。毫不夸张的说,在泉州,甚至在福建的官场上,蒲家家主的话就相当于圣旨。
据说从神州大陆到欧洲大陆的海路已经被蒲家一家独占了,大部分的欧罗巴商人都必须依附在蒲家的羽翼之下才能安全地在海上丝路上往返。此时的世界版图并没有如今划分的那么清晰,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食国就是欧罗巴大陆了。所谓的欧罗巴航线,只是到达红海和波斯湾周边的地区。神州大陆上其他家族海贸商船最多只能去到日本或是南洋,从南洋到欧洲大陆这段海路必须交接给蒲家来完成。
在元廷的水师全面糜烂之后,蒲家就像是出笼的猛兽,再也没了制约。他们现在上了陆地就是守法的商人,下了海就成了凶狠残忍的海盗。据传闻蒲家拥有的各种海船早超过了一千艘,所有不按他们规矩行事的海商,几乎都逃不过被他们抢光、杀光的命运。